近期,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举办了以“快乐劳动,共享丰收”为主题的劳动实践。该活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崇敬感和尊重劳动的态度,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粮食的珍惜和反对浪费的意识。在小学阶段,劳动教育和品德塑造至关重要,此类活动无疑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积极范例。
劳动实践之石榴采摘
秋意渐浓,校园内的石榴园呈现出一派热闹的采摘景象。学生们充满热情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那天阳光明媚,石榴园中的石榴被映照得鲜红夺目。有的同学独自使用网兜采摘,有的则协作完成摘果任务。根据2023年10月10日的统计,共有近百名学生参与了这次石榴采摘活动。他们品尝着甘甜的果肉,领略了大自然的恩赐。这次亲身体验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在日常生活的采购中,同学们往往倾向于市场选购石榴。然而,通过本次劳动实践,他们亲身体验了石榴采摘的艰辛。他们认识到,每一颗石榴都是大自然的恩赐。这种认识促使他们更加珍惜粮食。
蔬菜园中的生机盎然
校园内的“躬耕园”洋溢着勃勃生机。辣椒生长得旺盛,翠绿的果实挂满枝头。小巧的红橙小番茄宛如玛瑙,分外迷人,而那垂挂的花生串,宛如大地佩戴的耳坠。在同学们的悉心照料下,这些蔬菜和瓜果得以茁壮成长。自2023年9月起,每月约有20名同学依次承担起蔬菜园的养护工作。
学生们在此地采摘着成熟的蔬菜,体验着收获的喜悦。在亲手摘取自己辛勤照料过的蔬菜时,他们心中涌动着满足与自豪。此举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也让他们领悟到,由辛勤汗水浇灌的果实尤为甘甜。
劳动实践园内的葫芦别具一格,别具一格的葫芦在晾晒后,变身成为学生们天然的“画布”。学生们在此尽情挥洒创意,尽情发挥想象力。葫芦在他们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以一个班级为例,全班40名学生均积极参与到葫芦绘画活动中。
某些葫芦被绘制成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形象,诸如狡黠的狐狸,其模样令人忍俊不禁。部分葫芦上装饰着充满童趣的卡通图案,而另一些则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的剪纸图案。这些富有创意的葫芦作品不仅成为独特的成果展示,而且也显著提升了同学们的艺术修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劳动的多重收获乐趣
在为期两个月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收获颇丰。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中,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的喜悦。这种喜悦源于对成果的收获,更体现在团队协作中的欢声笑语,如在石榴采摘时的相互帮助。
同学们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劳动实践中,他们学会了珍惜粮食和劳动成果,对大自然的恩赐充满感激。此外,他们还获得了知识,例如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了解。同时,他们掌握了多项技能,包括采摘技巧和绘画能力,这些技能的习得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
劳动教育的深远意义
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举办的类似劳动实践活动,其意义极为重大。当前,众多儿童未能获得足够的劳动实践机会。调查显示,约六成的小学生未接受持续的劳动教育。此类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对劳动的尊重,使劳动价值观深入人心。
劳动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学生通过学习珍惜粮食,便能避免浪费,从而培养出节俭的优良品质。此外,这种教育还使学生认识到美好生活源于劳动的创造,进而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地成长。
对未来劳动教育的展望
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的举措为劳动教育树立了典范。面对未来,我们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学校能否引入更多元化的劳动实践活动,例如木工技艺等?
学校在劳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家庭同样肩负着相应的责任。家长能否在家庭中营造劳动的气氛,激励孩子参与家务活动?我们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多劳动实践机会,从而全面提升自身能力。
沂南县砖埠镇中心小学举办的“快乐劳动,悦享丰收”活动,堪称劳动教育实践的典范。对于自家孩子或所在学校是否应开展类似多样化劳动教育活动,您有何看法?欢迎踊跃点赞、分享并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