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昆明文理学院杨林校区学生会堂举办的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活动于10月31日举行,主题为“传承文脉铸魂润心”,是一场融合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课程展示,同时也是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的分课堂第二讲,展现了文化思政的深度融合之美。

活动立意与价值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昆明文理学院这堂课太惊艳了  第1张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文脉,铸魂润心”。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显得尤为关键。活动旨在激发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提升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国家归属感与自豪感。这一目标与当前高校积极推广文化思政教育的趋势相吻合。参与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年轻一代继承和发扬华夏文明具有重大影响。这不仅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体现了国家文化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

昆明文理学院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展现出积极的研究态度,这一探索对于推动高校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其做法为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文化教育领域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例。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昆明文理学院这堂课太惊艳了  第2张

课程展示形式多样

课程现场精彩不断,授课教师展现个人特色,教学风格和创意丰富多样。以赵梓亦老师讲解《谏逐客书》为例,学生参与度极高,他们身着古装,生动演绎了李斯向秦王进谏的场景。学生们以铿锵有力的声音重现了历史的关键瞬间,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历史时期。这种表演形式不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比传统的讲授更能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张洁老师在讲解《蒹葭》时,展现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学生们身着淡雅古朴的服饰,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悠然吟咏诗句。现场氛围宛如梦境,令人仿佛置身于《诗经》所描绘的美丽景象之中。这种若隐若现的追寻感让人深切体验,也使得学生们对《蒹葭》的诗意有了更深的领悟。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昆明文理学院这堂课太惊艳了  第3张

特色课程展示

张馨月老师所介绍的《古风・西上莲花山》一诗,其特色尤为突出。学生们身着轻柔的白衣,翩翩起舞,舞姿优雅。每一个舞步都精准地遵循李白的诗意,生动演绎。现场洋溢着浪漫的氛围。学生们通过这种表演,深刻感受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这种表演形式将李白诗歌的豪迈与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们仿佛沉浸在一片充满想象的文学世界中。现场氛围表明,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它也让这首诗的内涵以直观、生动、感性的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

显而易见,这种丰富多样且富有创新性的课程呈现形式,有效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它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以及诗词的深入理解。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昆明文理学院这堂课太惊艳了  第4张

思政与文化的融合

该活动显著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内容往往较为单调,但在此处,文化课程承担了思政教育的媒介角色。例如,通过多样的文化展示,我们不仅领略了古人的智慧及当时的国家文化等历史内容,同时也在其中自然融入了爱国主义等思政元素。此举为学院课程思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此外,这种融合模式也是当前高等教育中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此类课程展示形式持续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的具体教学之中,旨在提升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接受度。

这种融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并且从本次活动的实际效果来看,它对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昆明文理学院这堂课太惊艳了  第5张

学校方面的积极评价

昆明文理学院的杨世红副书记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活动有效加深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提升感悟和启发思考方面,活动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从学校建设的角度来看,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领域的卓越成果。这不仅是学校追求高质量教育的体现,而且对提升学校未来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此举彰显了学校在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上,同时注重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的战略布局。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机构在平衡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方面树立了典范。

从长远视角分析,此类积极的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增强学校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资源。

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昆明文理学院这堂课太惊艳了  第6张

活动意义与展望

当前教育领域,本次活动之成功举办具有深远意义。这并非单纯的一次课程展示,对昆明文理学院来说,标志着文化育人与思政教育成功融合的探索。在更广阔的教育视野中,为高校在新时代如何实施高质量的文化思政教育树立了典范。每所学校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学生群体,此类经验可因地制宜,进行移植与创新。

末了,恳请各位发表见解:关于学校如何更深入地推广此类文化思政活动,有何高见?期待大家在评论区热烈讨论,同时,也欢迎点赞并转发本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