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夜间,连云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启动了一场紧急救援。在该站3号锚地,一艘外国籍船只上,一名中国籍船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幸受伤,迫切需要离船接受治疗。这一突发情况,标志着紧急救援行动的正式开始。事件凸显了意外事故的随机性,以及在生命危急关头,各方积极采取救援措施的现实。
船员作业受伤情况
船员受伤的原因是在作业时发生了操作失误。当时,船舶正停靠在连云港港的3号锚地,以躲避台风。不幸的是,在作业过程中,角磨机从船员手中滑落,造成了右侧大腿的割伤。伤口长度达8厘米,深度为1厘米,且出血不止,情况紧急,亟需得到救治。同时,船舶代理在发现伤情后,迅速启动了救助程序,为受伤船员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行动充分展现了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积极联络各方寻求援助的应急反应能力。
民警的应急态度
首先,民警董大庆在接到船舶代理的紧急求助电话后,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素养。他迅速安抚了代理的紧张情绪,并详细询问了船员的伤情。这一连串举措充分体现了他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与专业。其次,值班队领导李儒浩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了紧急救助专项勤务。他迅速启动了预案,并积极组织民警开展联络和动态掌握等工作,这些及时的应急措施为后续的救援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救援的前期准备
得知需要援助后,民警立即与船舶代理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以便实时了解船舶动态和船员状况,从而在船舶抵达时迅速实施救援。此外,民警的挑选对于救援成功至关重要。他们特意挑选了经验丰富的民警承担专项任务,这一举措彰显了他们在救援过程中对人员配置合理性的重视,以及确保救援高效进行的坚定决心。
接船员面临的挑战
台风侵袭导致海面风浪显著增强。这一情况对前往锚地接送船员的交通艇构成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民警及其他救援人员的工作难度。然而,尽管风浪威胁不断,民警沈贤聪等人员仍严格执行计划,成功接船并带来了喜讯。他们不畏恶劣环境,展现出以责任为重、生命至上的精神风貌。
救助现场的暖流
民警与船舶代理的对话彰显了深厚的人文关怀。船舶代理对民警深夜紧急出动表示歉意,而民警则以轻松的语气回应,称此类紧急救援已是家常便饭。此外,受伤船员抵达现场时,民警与医护人员的迅速反应令人鼓舞。民警王保柽与医护人员迅速上前搀扶船员下船,并送往救护车,沈贤聪则同步进行人证核对。这一连串动作连贯有序,充分展示了多部门高效协作的能力。
成功救助后的安心
救护车车门缓缓关闭,驶离现场,众人悬着的心随之放下,这标志着救援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同时,这也彰显了包括民警、船舶代理以及医护人员在内的所有救援人员齐心协力的成果。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生命至上的原则,还展现了连云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处置能力。
在你们所在地,面对类似情况,救援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若您对他们的行动有所触动,不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