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市民经历了一整天暴雨的洗礼。值得庆幸的是,在18时,黄色暴雨预警信号被取消,这一消息无疑给市民带来了喜悦。不过,这一天的暴雨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防汛工作的广泛讨论。
暴雨中的上海
今日,上海全市范围内遭遇暴雨袭击。截至11月1日09时,台风“康妮”虽已降级为热带风暴,但其残留影响使得上海地区的降雨量大幅上升。在此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多个区域出现严重积水现象,例如位于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处的乍浦路桥,水位上涨导致桥洞被河水淹没,桥名“乍浦路桥”的一半已被水淹没。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上海市民不得不在暴雨中谨慎出行,整个城市的生活节奏也因此被打乱。
上海遭遇暴雨,市民出行受阻。道路积水导致路面湿滑,公共交通亦受到影响。众多市民不得不取消既定行程,转为居家等待雨势减小。部分低洼地区甚至遭遇内涝风险。
台风“康妮”现状
11月1日09时,台风“康妮”的强度有所下降,演变为热带风暴。至17时,风暴中心位于浙江省朱家尖岛东偏南方向约25公里的海域。该风暴与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嘴相距约135公里,目前尚未远离上海市区。据预测,“康妮”将以每小时约45公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其强度将持续减弱。从当晚起,它将逐步远离本市。此移动路径将引起上海天气的变化,预计降水量将明显下降,尽管夜间风力仍较强劲。
后续风力变化
“康妮”台风已远离,上海的风力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夜间风力依然猛烈,预计次日白天风力将逐渐减弱。台风过后,大风天气可能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建筑安全带来潜在风险,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广告牌、老旧建筑等设施的巡查,以保障市民的安全。
当风力增强之际,市民外出应特别小心。尤其在高层建筑周边,阵风可能愈发猛烈。在户外行走时,市民可能会遇到行动不便,甚至有被强风吹倒的危险。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后续气温变化
自11月3日起,一股势力强大的冷空气将自北及西方向逐步向我国中东部地区扩散。据预测,下周二左右,上海将受到该冷空气的影响,届时将迎来大风及降温天气。在此期间,最高气温将下降至17摄氏度,最低气温则可能降至约12摄氏度,郊区气温有可能低于10摄氏度,市民将短暂体验深秋的寒意。此类天气变化提示市民需及时增添衣物,并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
在特定领域,例如建筑和户外作业,低温气候可能会对工作进度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工人需特别关注保暖防护,同时在强风天气下保障作业安全。
防汛问题
苏州河普陀段两侧住宅林立。今日,众多市民对水位上升可能带来的风险表示忧虑。尽管如此,在设计上,苏州河畔的亲水平台被设计为可受淹泡,而二级防汛墙依旧在发挥着其保护功能。以乍浦路桥段为例,在下午3点左右,苏州河水位攀升至4.4米,而防汛墙的标高为5.2米,确保了安全水位。不过,公众对防汛设施的了解存在误解,因为许多防汛墙已与景观设计融合,进行了改造。
历次台风暴雨灾害中,类似事件屡见不鲜。以9月20日的台风“普拉桑”为例,部分市民错误地将淹没状况视为黄浦江水倒灌。然而,实际上水位上升的真正原因是围堰,而真正发挥防汛效果的,是位于围堰后方、标高达到6.5米的二级挡墙。
天气转好趋势
好消息接踵而至,本轮降雨即将告一段落。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测,今晚天气将转阴,伴随多云及间歇性阵雨,次日天气将阴转多云。此外,沙治银透露,苏州河已于今日下午开启闸门放水,水位有所下降。随着天气逐渐转晴,市民生活将逐步回归正轨,城市秩序也将逐步恢复。
经过此次天气剧烈变化,公众对政府应急处理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认知显著加深。针对上海在应对此类天气挑战方面,社会各界期待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诚挚邀请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点赞、转发并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