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近期发布了第二批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的认定结果。其中,黄河科技学院有两门课程成功入选,这一成就无疑为该校的发展增添了光彩。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该校在教育领域的探索成果,同时也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典范。
学校的育人理念与基础地位构建
黄河科技学院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本科教育阶段,该校深刻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并努力打造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通识课程体系。学校长期围绕这一体系推进通识教育教学改革。这种变革非一时之功,而是基于长远规划的持续进步。目前,学校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成果逐渐显现。近年来,学校坚定的教育措施为这一提升提供了坚实基础。
学校通过全面构建课程体系,不仅重视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化,而且注重了基础通识教育领域的提升,这一举措在当前高校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中显得尤为关键。
课程教学依托的数字化平台
此次获得批准的这两门课程,其教学团队依托于学校自主研发的“智慧黄科学习中心”数字化教学平台,推动了教学的改革。该平台为课程的创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此平台上,教学团队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以及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些创新并非空谈,而是切实融入了实际教学过程。例如,在课程互动和学生参与度方面,已显现出显著成效,学生们更加踊跃地参与到课程中,这一变化对传统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程内容巧妙地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学生在学习专业与通识课程的过程中,得以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种教育方式,以“成人”为前提,促进“成才”,与当前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高度契合。
高等数学课程的针对性教学
《高等数学》课程在教学领域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该课程内容抽象性较高,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针对这一难题,该课程的教学团队致力于寻求解决方案。他们强调将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并创新性地采用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并行。通过研究促进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显著提升了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这一行动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更显著提升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这种综合性的教学观念,为高等数学这一难度较高的课程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
现代健身舞课程的教学模式变革
《现代健身舞》课程致力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健身需求。长久以来,学生在学习健身舞时,往往形成了一种“外在强制性”的锻炼模式。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内在自主性”的锻炼习惯。课程通过推动“教、学、练、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深入发展,并朝着更加实用、高效的方向不断迈进。
这一变化对学生体质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和教学成果改善具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彰显了健身舞课程在教育思想层面上的持续更新与进步。
省级通识教育示范课程成果积累
截至当前,黄河科技学院成功打造了包括《大学英语》和《演讲与论辩》在内的四门省级通识教育示范课程。这一成就非同小可,它标志着学校长期致力于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成果,充分展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全面探索精神。这些课程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和示范效应。
省级通识教育示范课程的设立,凝聚了众多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高度重视。
基于省级课程的进一步规划
学校对未来的通识教育改革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学校将严格执行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本科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意见》。依托现有的省级通识教育示范课程,学校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推动更多课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这种以点带面的策略,对于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旨在迅速培育具备国际视角、专业能力、科学思考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亦为应对新时代人才需求挑战的关键策略。对此,我想请教各位读者,您认为黄河科技学院的教育模式是否值得其他院校参考?期待您的点赞与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