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迎来重要进展。中铁八局负责的海南路站装配式施工已圆满完成。这一成就对整个6号线二期工程具有显著里程碑意义。作为首个实现拼装的装配式车站,它无疑为青岛地铁的建设史增添了光彩。
项目基本情况
海南路站在6号线二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线路二期共有10个站点,其中5个为装配式车站。海南路站坐落于海南路交叉口东侧,滨海大道北侧。作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其主体结构采用了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全长185米,其中中部98米为预制装配式结构,并配备了49环的桩撑支护体系。装配段底板为现浇结构,而侧墙、中板等大部分区域则采用了预制技术。此外,车站还设有3个出入口等配套设施。这些繁复的构成要素充分体现了工程项目的艰巨性和规划的周密性。
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项目设计特点,对施工环节提出了众多挑战和需考虑的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部位采用了多样化的施工方法,这主要基于全面规划和实地地理条件的综合考虑。此举旨在确保车站建设既遵循工程学的基本原则,又能有效便利周边居民的出行,并改善环境质量。
严格的测量措施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测量精确度对工程整体质量至关重要。青岛地铁集团西海岸建设分公司的领导与参建单位共同致力于达成目标。项目继续使用一期的装配式班组,并始终紧密围绕工作核心。创新理念贯穿始终。基于一期经验的总结,项目采用了特定的测量方法。每完成3环拼装后,项目便会进行全面测量,包括构件的垂直度等关键指标;班组则对每环进行细致的小测,逐一检查构件拼缝等细节。这种严格而细致的测量,旨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
频繁且全面的测量程序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的万无一失至关重要。这一做法彰显了对地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态度。高精度的测量数据更是施工团队实力的有力见证,每一项数据背后都凝聚着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对规范的坚定遵循。
实现零误差成果
海南路站拼装工程顺利完成,累计误差仅为0毫米,这一成果令人振奋。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青岛地铁集团对高品质的不懈追求。在施工过程中,集团严格遵循标准,科学运用多种测量技术。最终,这一0毫米的误差结果,昭示着在施工环节中,每一道工序和操作都近乎完美。
这一成果在地铁建设领域备受瞩目。它不仅展现了该站点建设的先进水平,更彰显了一种在其他工程项目中可供参考的高标准建设模式。此成果预计将在国内外地铁建设领域产生显著影响。
施工技术的创新
海南路站的建设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技术,这一技术相比传统建筑方法,展现出多方面的优越性。装配式技术显著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效率,有效减轻了环境污染,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推广装配式技术已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关键趋势。
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海南路站的顺利完工,成为装配式技术在地铁建设领域应用的典范。其他城市在地铁建设中若计划应用装配式技术,可借鉴该项目获取宝贵经验。
意义和影响
青岛当地,随着6号线二期海南路站装配式施工的圆满结束,当地地铁建设的整体进程得以加速。此举不仅优化了青岛的城市交通布局,更为市民出行增添了更多便利。此外,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将对基础设施相关产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该项目的成就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工程项目的一个典范。若其他城市或国家着手地铁建设,他们很可能会参考青岛所采用的建设模式。
对未来的展望
海南路站装配式施工已圆满完成,然而,6号线二期工程尚待全面推进。在借鉴海南路站成功经验的前提下,后续车站建设需持续推进。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工程中,能维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水平,确保6号线二期工程顺利完工。
在此,我们向广大读者提问:您所在的城市是否也拥有类似这样的地铁建设项目,它采用了先进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诚邀各位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并期待您对本文的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