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的用电量数据表明了上升趋势。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到了985.19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量亦实现了同步增长。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供电需求的增长以及保障工作的复杂性。同时,这也突显了诸如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等项目的关键作用。

用电量数据增长背后的意义

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985.1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长7.03%。其中,城乡居民用电量为223.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8%。这一增长趋势显示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电器设备使用量的增加。然而,这也对供电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供电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将直接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及众多行业的正常运作。

电力供应构成城市发展的关键命脉。广州,作为一座人口密集、发展迅猛的大都市,其用电需求伴随经济进步与人口膨胀持续上升。这一趋势表明,电力供应系统亟需持续升级与优化,以确保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保障民生用电需求的举措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在保障民生用电需求方面表现突出。该局与市、区供电部门紧密合作,深刻理解民生用电的核心问题,并主动肩负起相应的职责。他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积极沟通协调,全力以赴确保规划资源用地的保障工作,坚定承诺为公众提供稳定且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民生用电保障的进程中,各环节均须严格无误。从前期规划至资源对接,再到土地保障,每一步紧密相连。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消除居民用电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在稳定电力供应的前提下,能够顺利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

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概况

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坐落于天河智谷广氮区域,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毗邻现有的棠下电力运维中心,选址规划上充分体现了科学性。项目占地面积约为1.1公顷,虽然面积有限,但其容量却高达2000MW以上。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极具创新意识,大胆引入了多层垂直布局,这一设计巧妙地解决了中心城区土地紧张的问题。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大都市核心区,此设计显著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紧凑度,对于应对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短缺的挑战,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广州用电量猛增!创新型电力项目落户天河,解决用地难题  第1张

工程采用的先进技术

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作为国内首个在超大中心城市建设的220千伏城市电网多端柔直项目,处于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该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多端柔直电力互济控制技术,此项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属于高端技术范畴。

该技术应用于电力传输,确保了电力传输的高效性与供电的稳定性。电力得以从东部增城区域、南部广南区域顺畅流向中部木棉区域。这一成就得益于精确的技术控制,同时也体现了广州在电力基础设施领域积极引进新技术的坚定决心。

工程对缓解电荒的作用

棠下柔直背靠背项目建成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为木棉片区的电网带来90万千瓦的稳定电力供应。这一举措对于解决超大城市电网片区间发展不平衡、供需平衡脆弱的问题,无疑是一剂有效的良方。

过去,各片区的电力供应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区域面临电力短缺,而另一些区域则存在电力过剩现象。本工程的建设旨在优化电力资源在各区域的均衡分配,显著增强广州核心区域的供电安全保障,有效减少因电力供应波动引发的各种潜在风险。

项目规划落地进展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已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确认了项目的可行性及其它多个方面。同时,该局已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为项目的持续推进奠定了法律基础。

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项目从规划阶段过渡至实施阶段,充分展现了相关部门的高效执行力。据此,可以断言,棠下柔直背靠背项目已顺利步入建设进程。

各位读者,现有一疑问需征询大家的意见:随着此类大型电力保障工程的不断推进,广州的城市发展预计将在哪些方面获得最显著的益处?欢迎在评论区热烈交流,同时,期待各位点赞并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