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政府于10月29日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了与生态环境执法相关的一系列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内容丰富,亮点纷呈,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免罚案件数量与金额

衡水市自今年起在环境执法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共处理了57起免于处罚的案件,免罚总额达到了919.66万元,这一数额不容小觑,体现了当地执法的开放性。这一政策的出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为了改善营商环境。在生产活动中,企业有时会遭遇轻微的环境问题,符合规定范围,免罚措施为它们提供了改正的机会,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一政策对众多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减少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还维护了其生产运营的稳定。

衡水市生态环境执法:帮扶有热度、免罚有温度、处罚有力度  第1张

该免罚措施展现了政府治理的智慧。此政策在维护法律与支持企业发展间找到了平衡点,它不仅关注惩罚,更注重于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与企业成长的综合目标。

优化营商环境理念

2024年,衡水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工作理念发生了转变。他们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作指导,认真履行职责,勇于担当。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宽严结合,将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改进执法手段,并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他们积极实施帮扶企业,既热情又细致,对轻微违规免于处罚,既温情又适度,对严重违规则严格处罚,确保力度适中。这种工作理念的转变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对于一些小型企业,虽然可能对环境法规的理解和执行存在一些小错误,但它们为地方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通过这种有温度的帮扶和免罚措施,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并提升自身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念并非仅在职场中流于形式地宣扬口号,它已渗透至每一个执法的具体环节。在每一次环境保护和企业执法的实际操作中,这一理念都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成为其实践的明证。

APP推广使用情况

河北省生态环境执法服务APP自上线以来,衡水市大力推广。该市通过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软件进行现场讲解,并在日常执法帮扶过程中亲自指导企业使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过7200家企业注册并使用该软件,这一比例在当地企业中占据显著位置。同时,该软件的登录次数等数据在全省范围内位居前列。该APP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可借此查阅入企检查、问题发现、政策案例等信息。这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企业,还使企业能够迅速自查自纠环境问题,并实时掌握政策动态。

在某制造业企业中,以往搜集环保政策信息需投入大量精力,而今通过该应用程序,用户可轻松一键获取,有效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执法模式创新体现

衡水市生态环境执法团队推行了一套既严格又富有创新性的执法策略。其中,“帮扶一次、督导两次、严惩三次”的模式颇具创新性。针对轻微违法行为,执法团队首先提供帮扶,为企业预留适当的容错改正机会。这种做法体现了柔性执法的原则,旨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其他地区仅以处罚为唯一手段的执法方式不同,衡水市的创新模式在轻微违规发生时,给予企业改正的机会,避免因初次或第二次轻微违规而遭受重罚。这一做法既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又未放松对环境问题的监管。

数据显示,该执法模式成效显著,今年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5.93%,行政处罚金额同比下降38.47%。这些具体数字充分证明了新模式的实际效果。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案件免罚的增多、应用程序的广泛推广以及执法创新,均对企业产生了正面效应。免罚政策帮助企业在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特别是对资金紧张的小型企业,可将资金用于环保设备升级等提升环保能力的举措。通过使用APP,企业能更深入地理解环保政策要求,并在日常运营中更合规。创新的执法模式为企业应对环境问题提供了缓冲。这些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企业在遵循环保法规的基础上实现持续发展,增强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这对于衡水市的企业发展而言,无疑是一股重要的推动力,并将在未来长期内塑造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决策。

未来工作展望

衡水市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取得的成果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将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在免罚政策执行上,确保每项免罚措施都公正、合理且不被滥用,亟需更完善的制度支持。对于APP的推广,如何确保其使用率持续上升并增强企业通过APP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样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此外,执法模式的创新也应持续关注,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定更为细致、合理的帮扶与督导策略。衡水市在上述领域的未来发展走向,无疑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话题。同时,我们也期待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评论互动,为衡水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若本文对您有所启发,不妨点赞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