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来宾市新闻发布厅,武宣县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会上,他们详细介绍了园区的改革创新及其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该活动吸引了广泛关注,因其直接关联到武宣县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县域经济在区域内的地位。这标志着武宣县发展历程中的关键环节,包含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亮点。
武宣工业园区发展历程回顾
2009年,武宣工业园区正式成立。2010年,该园区便荣获来宾市县级首个A类产业园区称号。历经十五载,园区从初创阶段逐步迈向成熟,展现出产业化、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展现了武宣县在工业产业发展方面的持续探索与经验积累。
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园区逐渐壮大。截至目前,它已成为武宣县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众多企业在此设立基地,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促进了当地就业及其他社会效益的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武宣县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领域投入资金近二十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标准厂房、污水处理设施以及电力系统等。通过这一举措,标准厂房的建设为企业营造了优越的生产与办公条件。
园区得益于高效污水处理系统的保障,环境得以持续发展。同时,完善的电力设施为企业提供了稳固的能源支持。由于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园区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入驻。截至目前,已有196家企业入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2家。
园区规模和效益显著增长
今年园区预计工业总产值将超过140亿元。与2021年相比,工业行业结构占比、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以及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均将实现翻倍增长。这些数据凸显了武宣县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显著潜力。
武宣县在来宾市的工业总量排名靠前。这一地位不仅增强了武宣县的经济基础,而且使其在来宾市的产业布局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这对来宾市工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园区改革重点多方面发力
武宣县在推进产业园区改革方面,针对多个领域实施精确策略。集中力量支持自治区相关建设及来宾市产业结构的完善,致力于成为东融发展的先锋县。着重规划,提升园区定位,旨在使武宣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上游产业、港口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
强调融合,创新运行机制,实施“管理委员会与公司合作”的运作方式,增强园区布局与服务的质量。同时,强调优化,营造优质环境,缩短项目审批流程。此外,强调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将新兴行业培育为新的增长点。
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规划
武宣县加强了对改革工作的领导,特别强调了“去行政化”的改革方向。将“全面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作为2024年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同时,“管委+公司”的模式也被纳入了关键的改革措施之中。这些措施旨在更有效地发挥园区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旨在精确处理园区内诸多问题,确保入园企业获得优质服务,如同实现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目标,确保企业在园区内得以稳定成长,并享有优越的环境和政策扶持。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武宣县在招商引资领域持续增强专业水平。该县根据既定发展目标,实施了精确的产业链招商策略。截至目前,今年已成功签约21个项目,预计总投资高达106亿元。这些成果显著提升了武宣县工业发展的动力和资源储备。
新签约的项目预计在未来数年内陆续实施,将为武宣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武宣县产业的竞争力,并加强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武宣县在园区改革与工业发展领域已实现显著成就。然而,其未来能否维持此发展势头尚存疑问。诚邀各位发表看法,分享观点,并给予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