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以“保护海洋生态,建设美丽海湾”为主题的媒体行活动抵达日照,深入相关区域。该活动集中探讨了当地绿道和湿地的修复进展,以及众多生态旅游议题,吸引了广泛关注。

28 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起日照最美风景线  第1张

阳光海岸绿道建设历程

绿道建设于2020年3月24日启动。位于日照市的阳光海岸绿道,南起万平口,北至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全长约28公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该绿道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开放。绿道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其中红色区域为跑步道,便于市民进行跑步锻炼;灰色区域为骑行道,并设有标识,便于行人识别。这一举措是日照市打造优质滨海区域的重要步骤。

日照山海发展集团在绿道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该绿道项目凸显了日照市在滨海区域建设上的远见卓识。从规划到施工的快速完成,展现了其高效的工作效率,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8 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起日照最美风景线  第2张

绿道带来的生态提升

阳光海岸绿道的建设推动了生态保护的显著进步。该绿道连接了太公岛湿地公园等多个海滨休闲区域,显著提高了滨海旅游度假区的环境适应性。目前,绿道两侧绿化面积已扩展至20万平方米,栽种了3.5万棵大乔木、21万株灌木以及76万平方米的地被植物。所覆盖区域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一大规模的植被增植将海岸带的生态环境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数据显示,绿道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正面效应。植被的增多不仅提升了环境美观,还为众多生物创造了栖息之所,保障了生态平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此外,这些数据也揭示了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28 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起日照最美风景线  第3张

太公岛湿地公园飘桥特色

太公岛湿地公园特别设计了一座独特的飘桥。这座桥的总长度达到970米,最高点有5.1米,横跨在湿地之上。其建造目的在于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赏湿地公园,同时又不损害原有的沙丘植被。飘桥蜿蜒曲折,为游客带来了“空中漫步”“画中游览”的非凡体验。

该面层采用了创新的彩色透水陶瓷颗粒铺装技术。跑步道选用了红色陶瓷颗粒,骑行道则采用了灰色陶瓷颗粒。这一工艺已荣获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此同时,传统铺装方式容易引发问题,而新型工艺成功克服了这一难题。这标志着日照市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科技应用的又一成果。

飘桥对断点的解决

碧海路北段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与沙滩及水面存在较大高差,且两侧未设置绿道空间。针对此情况,新建了位于张家台东、李家台、任家台三地的4座飘桥,总长达到0.655公里。这4座飘桥的建成,有效解决了绿道断点问题,确保了步道的连续贯通。

28 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起日照最美风景线  第4张

贯通步道后,这些飘桥增设了临海观景的停留空间。它们采用钢结构,表面铺设陶瓷颗粒,并在关键节点装饰有特色Logo图案、标线和信息牌。这些设计既引导人流,又确保了慢行线路的安全与便利,从而提升了游客的整体体验。

各景点因绿道的发展

28 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起日照最美风景线  第5张

绿道将多个景区景点相连,包括太公岛湿地公园、海洋美学馆、海洋科普馆以及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日照山海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娜指出,这条绿道将海滨转变为向公众展示的平台。绿道促使景点形成一条链,实现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

海洋美学馆等景点,通过与绿道相连,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一举措不仅让周边设施,如城市书房等,受益匪浅,而且促进了景点间资源的互补,加速了日照休闲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日照绿道建设的意义

日照市推进的绿道建设对城市的进步具有重大影响。这一举措增强了滨海区域的旅游吸引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从全国视角来看,日照在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模式,为其他沿海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市民们不妨深思,其居住城市是否能够效仿日照绿道建设的范例,以此增强城市风貌。热切期待各位点赞、转发,并积极参与评论区交流。

28 公里阳光海岸绿道,串起日照最美风景线  第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