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首创钜大(股票代码:01329.HK)公布的私有化方案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方案中,股东能否以显著溢价顺利退出,以及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均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议题。
私有化计划提出
2024年10月16日,首创钜大发布了要约人首置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私有化提议。该提议计划通过协议安排,向计划中的股东进行操作。交易地点定在香港股市,涉及的股东众多。香港交易所作为交易平台,与此次事件紧密相连。若该计划顺利实施,首创集团将间接全资拥有所有已发行股份。此举将导致公司所有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公司此次私有化并非毫无依据。这一决策背后,必然经过了周密的思考和利弊分析。要约人在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如截至10月28日,直接持有首创钜大的65.72%已发行股本,这一持股情况对于整个私有化计划的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诱人的溢价幅度
首创钜大提出的回购价格极具吸引力。相较于股份最后交易日的收盘价0.58港元,溢价高达46.55%。进一步对比至包括最后交易日在内的30日和90日平均收盘价,分别约为每股0.60港元和0.51港元,溢价比例分别增至41.75%和65.44%。据此,若计划股东接受私有化方案,有望获得丰厚的回报。
股市中此类溢价水平较为罕见。对于那些长期持有公司股份却未能获得理想收益的股东而言,这构成了一个理想的时机,以便通过套现来优化其投资组合。在投资领域,价格无疑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较高的溢价比率往往能吸引众多股东对这一私有化计划产生兴趣。
要约人持股情况
要约人首置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情况在私有化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截至10月28日,该公司直接掌握了首创钜大65.72%的已发行股份,而这些股份又由首创城市发展集团全资间接持有。首创城市发展集团本身则完全隶属于首创集团。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方合计持有首创钜大721,153,846股股份,占总股本的约67.57%,而剩余的股份占比约为32.43%。
要约人因持股比例较高,在私有化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众多股东亦需考量自身在计划中的角色及其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本质上是一场利益争斗。
私有化原因探寻
首创钜大揭示了私有化背后的多重因素。其公司股份交易价格与流动性长期不佳。在具体交易过程中,低流动性导致股东大量场内抛售,进而影响股价。此外,公司股权融资能力不足,且需承担上市相关费用。再者,公司债务资产比率较高,上市地位对股权融资构成挑战,从而阻碍了业务拓展。
公司以实例指出,若要维持上市资格,将面临众多约束,例如过分关注短期财务报告和股东收益,这可能会阻碍长期业务转型战略的执行。由此可见,私有化决策可视为企业进行自救转型的一项关键抉择,它基于对公司长期经营与发展利益的深思熟虑。
私有化后的好处
私有化一旦实现,公司可享受多方面益处。首先,股份将从香港交易所摘牌,从而省去维持上市地位所需承担的各类费用。其次,公司有望获得首创集团以及首创城市发展集团的助力,这两家企业均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的关键国有企业。
公司在私有化过程中,业务发展有望更加聚焦。在此之前,受限于诸多因素,实施那些虽对长期发展有利但可能短期影响业绩的转型策略颇为困难。私有化完成后,公司得以集中精力提升长期核心竞争力,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股东面临的抉择
在面临此私有化方案时,股东们需作出审慎决策。溢价数据虽颇具吸引力,但股东亦需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例如,公司一旦完成私有化,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及未来资金再投资的方向等均需考量。
股东们应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司提供的报价?此私有化方案将如何作用于市场对其他同类企业的预期?期待广大读者在评论区分享各自见解。同时,欢迎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