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领域的关键在于加强基层消防队伍建设。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楚雄地区举办了培训,141名基层消防骨干参与其中。此次培训旨在强化“一队一站”的联勤防消功能,促进基层消防安全管理的提升。这一举措无疑是当前消防安全工作中的一个显著亮点。
培训贴合实际需求
此次培训聚焦于基层联防联勤工作的实际需求。在消防领域,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现象较为普遍。为破解这一难题,云南省实施了包括邀请专家授课、现场实操教学以及实地体验学习在内的多元化创新教学方法。这些举措具有深远影响,它们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将培训直接延伸至工作现场和一线岗位。学员们不再仅仅是被动听讲,而是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沉浸式学习,从而真正掌握新知识和技能。这对强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满足了基层消防工作日益复杂和多变的需求,为应对火灾隐患提供了更为稳固的业务支撑。
目前,众多基层消防队员面临培训体系不全面、效果有限的困境,此次培训活动旨在积极缓解这一问题。该活动将教学场所转移到实际工作环境,使学员得以获得最直接、最贴近实际的消防工作感受,进而增强他们在基层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信心与能力。
强化理论统训
理论强化被视为提高基层消防骨干业务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全省范围内,消防救援队伍中的高级和中级工程师们承担了授课任务。他们系统地讲解了多个重要议题,包括对基层消防治理意义的深入探讨,以及其他一系列关乎基层消防工作内涵和职责的知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地区,基层消防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职责和执法程序存在模糊理解,尤其是在乡镇(街道)消防监督执法和宣传教育培训等关键内容上,认识不够深刻。
本次专家对专家系统的阐述,有效消除了学员们的诸多疑问,并显著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三类场所”为例,其风险隐患种类多样且隐蔽性高;12种火灾隐患及违法行为识别存在较大难度;而8项赋权项目和执法程序则需要精确掌握。这些知识点在理论培训中得到体现,学员们一旦扎实掌握,便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决策参考。
强化现场示训
楚雄牟定新桥镇等地被选为现场示范培训的场所。在新桥镇,参观者能够亲眼目睹“一队一站”的日常运作。楚雄州在“一支队伍负责救援”及“融入基层进行治理”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此地,参与者可以深入领悟工作理念及其成效,这对于基层消防长效机制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江坡村委会重点关注消防工作的关键和难点,例如消防水源的构建。在此,采取分组方式进行细致排查成为关键手段,深入民众生活,亲自指导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同时,展示了八个乡镇消防行政职权事项及行政处罚程序的办理流程,这将显著增强基层消防监管能力。过去,基层消防工作中因缺乏有效示范,许多人在面对此类工作时显得无所适从,而此次现场示范培训成功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
强化实操实训
云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其消防工程技术专业的优势,成为实操实训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该学院的建筑消防设施操作实训基地,配备了各式消防设备。教师们对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内的多个消防系统进行了详细讲解,阐述了它们的构成、工作原理以及功能特点。此外,消防控制室等关键设施也进行了实操演示。
确保参训人员参与实操与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基层消防员在日常工作中,对设备操作的熟练度可能不足,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设备操作和检查能力。只有对这些设施了如指掌,在火灾真正发生时,才能迅速且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防消联训
防消联训具有重要价值。本次训练的一大亮点是将灾害场景引入训练场地。借助楚雄的实战化训练设施,模拟了包括农村火灾在内的多种灾害类型。141名参训学员将在充满烟雾和火光的狭小空间中体验,以感受恶劣环境下的救援行动。
空气呼吸器适应性训练等训练项目极具实用性。目标是在联合训练中,共同提升基层的防火和灭火业务水平。以往的训练往往偏向于单一方面的防火或灭火,这导致在火灾应对中各环节衔接不够流畅。本次防消联合训练,不仅使学员掌握了灭火技巧,还从防火角度出发,全面提高了基层消防业务能力。
各位读者,关于这种消防培训模式,您是否认为其适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我们期待您的评论、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