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主席穆希雅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对全球贸易环境表达了担忧。她强调应抵制保护主义,并指出关税和补贴并非决定性因素。穆希雅认为,德国汽车行业深刻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并迫切寻找合作机会。她的言论不仅对全球贸易的紧张局势发出警告,也对中德两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合作寄予厚望。
穆希雅的发声不仅超越了针对德国汽车产业的号召,更映射出全球汽车业的普遍期望。她倡导通过合作来推动增长、繁荣及技术创新,此举惠及各方。在过去的40年间,德中产业界已证实了这一伙伴关系的互惠性。VDA鼓励德企在中国以独立或合资形式经营,并热忱欢迎中企在德设厂,从而促进就业。这种开放态度为两国汽车产业的协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中德汽车工业的历史合作
经过40载的携手共进,中德汽车行业合作砥砺前行,逐步实现深度结合。德国高端品牌大众、宝马、奔驰在中华市场深受青睐,而中国品牌吉利、长城亦在德国展现强劲竞争力。该互惠模式不仅助推两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亦对全球汽车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历经40年深度携手,中德汽车产业在技术交流的基础上,达成管理、市场和人才等多方面的综合协作。德国的细致与中国的创造力交融,成为双方合作的一大亮点。这种融合不仅推动两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亦对全球汽车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穆希雅的表态充分体现了对现有合作的肯定,并对未来合作前景给予了美好预期。
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前景
穆希雅指出,电动汽车领域是中德汽车业未来合作的核心。她强调,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首位,技术进步尤为显著。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并形成了相应的行业标准。鉴于德国市场的立场,双方有望建立合作关系,德国汽车业亦已为战略合作做好准备。此合作将推动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并助力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
中德在电动车细分市场取得显著合作成果。以宝马联合长城汽车创建的光束汽车企业为代表,该企业专注于电动车研发与制造。此类合资合作不仅推进了电动车技术的提升,也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穆希雅对该合作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展望了未来合作的广阔前景。
中德汽车工业的未来展望
穆希希演讲表达了对中德汽车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她深信,此项合作为两国应对未来挑战提供了支持。合作不仅将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增长,亦将引领行业绿色发展。
中德在汽车领域的协作,对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发挥着双重作用:既推动了产业升级,亦加速了绿色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