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圆满结束,为期186天的展览向全球展示了别具一格的园艺风貌。此次盛会不仅为成都增添了光彩,也为全球园艺交流作出了显著贡献,其中值得关注的高光之处不胜枚举。
申办到举办背后的理念支撑
世园会从申办到举办,蕴含了诸多先进理念。成都以“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为办会宗旨。1999年,世园会首次在中国昆明设立,25年后,它再次踏上中国西南的土地,落户成都。在举办过程中,成都全面推进城市营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丰富多样性。这一进程充分展现了城市的发展理念和愿景。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成为首个编制《低碳管理方案》的世园会承办城市,在理念实施方面走在了其他承办城市的前列。
成都基于此理念持续进行探索,其中,如实施“一主四辅”的会场布局模式,有效拓宽了其影响力范围。观察办会的各个环节,均以这些理念为指引,为今后举办类似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绿色低碳的创新性体现
成都作为世园会连续举办城市的创新代表,将绿色低碳原则置于本届世园会三大原则之首位。无论是规划设计阶段还是建设运营过程,绿色低碳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成都制定的《低碳管理方案》颇具示范意义。这一编制活动反映出成都正致力于向更加环保、更加绿色的城市发展方向迈进。
同时,主会场综合服务馆亦充分展现了这一核心理念。现场设施布局等方面均以绿色低碳为设计导向。此举不仅对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彰显了城市现代化治理理念的革新与进步。
节约持续理念的实践范例
成都世园会充分体现了节约持续的理念。在科技与环保的融合上,成都表现卓越。主展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和引入湖面新风来达到节能目的。据估算,其节约的能源量相当于30个普通家庭一年空调的能耗,这一成果相当显著。
温江分会场见证了这一理念的实施,其场馆均是在原有建筑与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此举不仅实现了资源的节约,更彰显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共享包容的文化展现
成都世园会中,各地文化共享包容的理念得以充分展现,其中中华园艺展区尤为引人注目。在这里,观众可以领略到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上海园巧妙运用独特元素,塑造出鲜明的上海里弄风貌。而南京园则以其江南园林的特色,通过楼阁、水池与花境的和谐搭配,彰显出别具一格的美感。
这些文化精粹,源自各地,共同构筑了辉煌的中华文化展示舞台。此展示不仅限于文化交流,更旨在增进各地区民众间的相互认知与接纳,其影响深远。
成都借世园会探索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成都积极寻求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世园会为其提供了关键机遇。据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发展战略已初显成效。2022年,成都市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已扩大至约2500亿元,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四。进入2023年,这一规模持续增长,达到2600亿元。
世园会正积极促进成都寻求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助力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不断涌现和培育的绿色低碳产业市场,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世园会给成都留下的宝贵印记
成都世园会的影响远超展会时段。其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它在增强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提升城市声誉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此外,世园会还使环保、节能、低碳的生活理念在市民心中根深蒂固。
该活动带来的价值具有持久的效应。绿色、生态、活力等理念已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尽管成都世园会已圆满结束,但其深远影响将持续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各位读者,您认为下一届世园会将在哪个城市展现出举办潜力?欢迎点赞、分享和评论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