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威海正式启幕。这一盛事在城市发展领域占据年度焦点位置,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开放的特色主题展览也展示出众多引人注目的亮点。

威海活动开幕

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选定威海作为举办地,对威海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10月26日,上午时分,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威海凭借独特优势,成功举办了这一国际盛事。此次活动的举办,预计将显著提高威海在全球城市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资源与关注,助力威海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活动举办地位于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该中心空间宽敞,为各类展览与交流活动提供了理想场所。

2024 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威海开幕,你想知道有哪些新奇的东西吗?  第1张

威海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此次活动的举办进行了大量筹备,这些努力不容忽视,涵盖了场地布置、人员安排、安全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主题展览板块

本次主题展览已向公众开放,其核心主题为“共建人民城市,共享美好生活”。展览分为“享城市”、“好房子”和“慧生活”三大板块,紧密围绕世界城市日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总体主题。这三个板块分别从不同视角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例如“好房子”板块可能聚焦于住宅品质的提升,“慧生活”板块则可能关注智能科技在城市生活中的应用。这些板块共同描绘了未来城市精致、幸福、生态、宜居、智慧治理和韧性安全的发展趋势。采用分板块的展示方式,有助于观众更直观地把握城市建设在多个方面的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

城市各板块内容既保持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描绘了城市全面发展的壮丽图景,对于公众理解城市发展目标具有显著的示范与导向作用。

现场人气满满

活动现场人气旺盛,特斯拉展台前人潮涌动。这一现象凸显了公众对知名创新企业的极大关注。一位对机械工程充满兴趣的小朋友专程前来参展,这一举动也体现了活动对青少年的强大吸引力。四年级的徐东義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参观展览,他怀揣着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的愿望。在展览中,他目睹了机器人、智能汽车、碳纤维等新奇事物,深深感受到了智能科技成果的魅力。这种对智能科技成果的浓厚兴趣,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科技融入日常生活的期盼与向往,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社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4 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威海开幕,你想知道有哪些新奇的东西吗?  第2张

徐东義这类孩子并非孤立现象,众多市民携家带子纷纷而至,显示出公众对于城市成果展示的极大热情,这种热情并非仅仅是被动接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教育意义凸显

赵羽老师,一位英语教师,携家人子女一同参观了展览。她将参展经历与教育理念相结合。在教学中,赵老师鼓励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她坚信,主题展览为孩子提供了拓宽视野的绝佳机会,凸显了此类活动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赵老师计划将展览中的智能发展、科技进步和本地企业成就融入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这一举措体现了城市发展与教育跨领域融合的可行性与实际价值。

认同赵羽将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融合的案例,激发众多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探索如何更高效地运用社会资源支持教育,进而提升年轻一代对城市文化及国家文化的认知。

建筑企业展示

中国建筑展厅内,“好建造”主题格外醒目。五大板块系统性地展示了该领域在创新技术、数字化建造、绿色建材、城市更新、智能装备等方面的核心业务优势。中建五局山东公司的讲解员卞雁群,向公众介绍了企业在城市建设中的贡献。她强调,企业通过匠心独运和智慧赋能,不仅助力打造城市会客厅,服务国际盛会,更致力于为“中国建造”品牌增光添彩。此举凸显了建筑企业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其作用远不止于盖房子,而是从多方面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变革。

建筑企业在相关领域的优势得以显现,这有助于增强其品牌形象,吸引更多项目合作机会及人才加盟。同时,这种表现对整个建筑行业具有参考价值和示范效应。

展览规模可观

此次主题展览的展馆面积达2.3万平方米,可容纳约3万名观众。该规模展馆为众多企业、单位和展品提供了充足的展示空间,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这一规模不仅彰显了展览的宏大,也体现了主办方对参与人数的积极预期。在2.3万平方米的空间内,众多展品、丰富展示内容与众多游客的互动交流,营造出一种活跃且充满活力的展览氛围。

在同类型展览中,这一规模究竟算不算大?对于此类规模的城市主题展览,您有何期待或见解?热切期待您的点赞、分享及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