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重庆轨道交通建设领域迎来重大喜讯。由中交路建负责建设的15号线二期工程12标段,其曾大区间双线盾构隧道顺利实现贯通。这一里程碑事件充分展现了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显著阶段性进展。
工程概况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工程在整体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线路总长达到32.8公里,设计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40公里,设有11个站点。特别是12标段,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全长约6.83公里,涵盖2个站点和3个区间。这些详细数据充分展现了该工程的宏大规模。该线路将连接城市多个关键区域,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曾大区间特点
曾大区间左线长度约为2683米,而右线长度则约为2633米。平均覆土厚度为20.71米,最小覆土厚度仅8.44米。地质结构复杂,包括砂岩和砂质泥岩等多种岩石。周边环境密集,包括住宅区、公路和电力管网等设施。这些因素无疑给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
盾构机的选用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土压平衡盾构技术。左线隧道施工使用的设备型号为“中交渝铁1号”,而右线隧道则采用了“中交渝铁4号”型号。两台盾构机均从曾家站出发,沿大学城中路站方向进行掘进,并在接收井完成了吊装作业。此次选用的盾构机,将有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克服技术难题
项目团队在项目推进中遭遇了多道技术难关。为了调整盾构机的姿态并降低对土壤和建筑的破坏,他们依据地质情况对掘进参数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面对复杂的地质环境,这一举措显得尤为关键。此外,他们增加了巡查的频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与质量,这一步骤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
长距离掘进换刀
在长距离隧道掘进作业中,刀片更换工作面临重重挑战。项目组在作业启动前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依据刀具磨损的实际数据,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精确的优化调整,确保盾构机能够在稳定地层中顺利实施刀片更换。这一策略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对施工安全及有序推进产生了积极且显著的作用。
重大意义
曾大区间隧道在15号线二期工程中的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的重大进展。这一成就不仅为后续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的整体推进速度。工程完成后,15号线二期将主要负责连接城市各个区域,涵盖科学城、大学城等关键区域。此外,它还将实现多个区域之间的便捷转换,有助于优化重庆的城市功能布局,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请注意,该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具有重大意义,社会各界对其可能对民众日常生活产生的长远影响高度关注。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关注此事,通过点赞及转发表达您的支持,并热切期待您在评论区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