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重庆云阳县盘龙街道柳桥社区5组的岳家蹬危岩带局部发生崩塌,此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所幸,得益于巡查和避险工作的及时开展,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这一事件涉及众多环节,并展现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群测群防员的警惕
10月22日18时左右,云阳县盘龙街道柳桥社区的群测群防员温红星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岳家蹬危岩带出现局部岩块脱落。温红星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迅速意识到可能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他毫不犹豫地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盘龙街道。他的及时报告为后续的应急处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群测群防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触角”角色,他们是守护社区安全的前哨。
危机尚未全面爆发之际,细微之处的发现足以扭转局势。温红星对工作的严谨与认真,堪称众多人的楷模。不禁让人好奇,其他社区是否也存在同样严谨负责、业务能力出众的群测群防员?
街道的迅速响应
盘龙街道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工作人员立即行动,组织了6户共13名受危岩威胁的居民提前撤离,并确保了他们的安全安置。在此环节中,街道的执行力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若街道在接到消息后未能及时处理或反应迟缓,10月23日恐将发生人员伤亡的悲剧。
紧急关头,街道迅速的行动部署彰显了对民众生命安全的极大关切。这种将民众安危置于首位的理念,正是基层管理部门应尽的责任。那么,街道的应急反应速度是否能够成为其他地区借鉴的典范?
崩塌的实际情况
10月23日下午1点左右,岳家蹬危岩带遭遇了崩塌,崩塌声震耳欲聋。崩塌体积大约为450立方米,导致一间房屋倒塌(涉及一家三口)以及村道受损。尽管此次崩塌规模不算特别巨大,但若附近有人员未能在第一时间撤离,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次崩塌事件的具体数据及破坏状况的统计对于后续的地质研究及灾后重建工作至关重要。地方相关部门应如何依据这些数据合理规划后续工作流程?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行动
云阳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驻守地质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他们迅速扩大调查范围,开展应急调查,并指导盘龙街道确定危险区域及其影响区域,同时设置了警示线和警示标志。在10月22日成功撤离6户13人的基础上,23日继续在周边区域撤离5户8人。此外,他们还安排了专人进行巡查和监测,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一系列举措反映出自然资源局在群众安全保障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工作部署。此事件中,自然资源局在规划和应对方面的经验,是否具备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推广的潜力?
重庆市的要求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向云阳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了多项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与驻守地质队共同强化周边区域的巡查与排查工作,并指导当地政府进行地质灾害的巡查排查、监测预警以及重点区域的风险评估等任务。同时,督促乡镇积极进行避险转移工作,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此外,还需扎实开展汛后的核查工作。
上级部门对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视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要求得以体现。那么,其他区县的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又是如何去学习并执行这一系统化的要求的?
事件的警示意义
该事件表面上只是地方社区危岩带发生崩塌,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教训和启示。首先,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各地需加强基层巡查力度,提升群测群防人员的培训与监管。其次,基层街道需具备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避免推诿扯皮。此外,从县级到市级,资源管理部门应具备完善的宏观调控与指导能力。
该事件为众多地区地质灾害预防树立了典范。请问您所在区域是否存有类似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到位?诚邀大家参与讨论,点赞并转发此文,以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预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