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动自行车限速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调查发现,雅迪、爱玛、小牛、依莱达等品牌的部分线下门店,普遍存在减速操作,且这一行为门槛较低。然而,这种行为引发了诸多问题,包括安全风险和法规遵守等多个方面。

线下门店解速成风

上海市普陀区小牛电动自行车官方店成为了解速服务的典型代表。据化名为张林的工作人员透露,该店提供电动自行车解速服务。即便顾客并非在该店购买车辆,也能获得相应的解速帮助,但需支付100元费用。这一现象反映出解速服务在门店中已成为一项公开业务。店员还表示,这一做法得到了厂家的默许,且解速后的速度可以达到较高水平。类似情况在其它品牌也存在,例如爱玛门店也提供解速服务,甚至在车辆上牌后进行,并且还能为顾客提供免费上牌服务后再进行解速。

线下门店普遍存在解速操作现象。此行为可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提升速度的期望,然而,此举却违背了相关法规。这种现象背后,可能存在门店为了提升销售额或盈利,而忽视规定、冒着交通安全风险的情况。

线上售卖解速器

线上渠道中,众多商家以不同理由推广销售解速器。例如,雅迪、爱玛、依莱达及绿源等知名品牌电动自行车的解速器在电商平台上均有售。这些解速器的价格普遍低于百元,且操作简便。商家们以“报警器”、“通用锁”等名义,实际上却在销售解速工具。这种行为无疑给消费者违规解速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行驶规范构成了挑战。针对线上解速器的销售问题,仅依靠商家的自律难以解决,电商平台亦需加强监管力度。

解速后的速度危害

解速限制后,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显著上升。据部分门店员工透露,解速后,最高速度可达40至50公里每小时,更有消息称,速度可达到60公里每小时。然而,根据现行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行驶速度上限为25公里每小时。速度的提升无疑增加了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在高速行驶时,电动自行车的刹车等安全装置可能无法承受紧急制动的需求,驾驶者也难以保持车辆平衡。此外,高速行驶对道路上其他行人和车辆的安全构成更大威胁。

厂家被指默许

电动自行车解速乱象:厂家默许,门店轻松操作,最高时速竟达 60km/h  第1张

门店工作人员指出,解速系厂家默认认可,声称车辆出厂后即可达到25公里每小时以上。若此说法成立,厂家需承担重大责任。厂家理应为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的首要责任人。他们不得在产品初始设计阶段就设置此类“后门”,此行为完全忽视交通法规和消费者安全。若厂家真正关注交通安全等问题,应从源头严格限制速度,而非采取看似默许解速的立场。

不同解速方式

线下门店在降低车速的方法上存在差异。爱玛电动自行车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减速操作仅需取下车坐垫,并使用特定的解码器进行操作,这被称为软解,与通过改装车部件实现的硬解相区别。据称,这种软解不会对车辆造成损害,且不被视为改装。此外,雅迪门店声称通过手机软件来调节速度,但不会向消费者提供该软件。这些不同的减速手段,无论是软解还是依赖软件的操作,实际上都是在规避常规的限制,寻找规则的漏洞。

法规遵守的差异

线下门店频繁实施解速措施,然而线上官方旗舰店却声明不提供此类服务。以雅迪、爱玛等品牌旗舰店为例,它们明确指出,依据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5公里每小时,并坚持不解速。这一现象导致了线上线下存在截然不同的立场。线下门店为追求利益,公然违反了品牌官方旗舰店的声明,同时也忽略了相关法律法规。这种差异凸显了法规执行在不同销售渠道间的显著差异,亟需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线下门店的监管力度。在此,我想询问大家,对于电动自行车普遍存在的解速现象,你们有何看法?欢迎分享您的观点,并为本文点赞和留言。

电动自行车解速乱象:厂家默许,门店轻松操作,最高时速竟达 60km/h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