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妇女就业创业问题备受瞩目。74岁的骆桂英通过直播带货,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妇女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成为一大显著特色。

骆桂英的直播带货

74岁的骆桂英老人,来自四川省丹巴县巴旺乡光都村,于10月23日上午,她熟练地解锁手机,佩戴耳麦,开始了直播带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擅长制作中国结。骆桂英之所以能掌握这一技能,得益于外界的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像她这样年龄较大的农村女性,积极参与直播带货的情况并不普遍。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妇女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骆桂英担任丹巴乡村创富的领军人物,不仅个人通过带货实现盈利,更促进了本村及邻近村落的20余位妇女在本地实现就业。近期,她远赴义乌参赛,旨在争取更多订单,以期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

74 岁四川大妈骆桂英,跨越千里到义乌,直播带货编中国结,勇夺创业大赛三等奖  第1张

创业大赛中的选手们

在一场汇集了来自全国23个省份的百名新农人等参赛者的创业大赛中,骆桂英以其最大的年龄成为参赛者之一。然而,赛场中也不乏如来自山西省天镇县的年轻女孩余文婷等00后新锐。各年龄段参赛者的参与,生动展现了创业热情的普遍高涨。

余文婷得益于“共富学堂”,获得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该学堂中的每一位女性成员,正依靠自身技能开拓出独特的道路。大赛为她们搭建了一个优秀的展示舞台,有效推动了不同地区及技艺间的融合与交流。

74 岁四川大妈骆桂英,跨越千里到义乌,直播带货编中国结,勇夺创业大赛三等奖  第2张

共富学堂的技能培训

去年七月,位于凰升塘村的“共富学堂”启动了项目。金华市妇联与义乌市妇联联合组织,导师团队前往丹巴县。他们为当地妇女开展了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短短一个月内,像骆桂英这样的妇女已学会多项技能。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帮扶成效显著。

义乌市凰升塘村设有多种创业就业培训项目,数量达到10项。这些项目犹如为农村妇女开启就业创业新途径的钥匙,为她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职业发展机遇。

导师带动学员发展

吴兰燕等“一根流苏”项目负责人,在指导学员掌握技能方面贡献显著。众多学员的产品制作得益于导师的悉心指导。导师们传授技能,使学员们掌握了独门绝技。

亓文娟,作为“一台平车”项目的负责人,积极动员00后大学生加入巾帼创富实践。此行动不仅向当地妇女传授了缝纫技艺,而且拓宽了援助领域,例如促进了温州文成等地2000余位妇女的缝纫技能提升。

74 岁四川大妈骆桂英,跨越千里到义乌,直播带货编中国结,勇夺创业大赛三等奖  第3张

乡村创客导师入驻

自去年“共富学堂”成立以来,在义乌市妇联的鼎力支持下,凰升塘村成功吸引了12位乡村创客导师前来入驻。这些导师携带着丰厚的资源和宝贵的经验。

这些导师借助凰升塘就业创业基地,构建了广泛的合作网络。他们已与遍布全国20余省份的52个县级行政区域的来料加工基地展开合作,其影响力正持续增强。

共富学堂成果显著

凰升塘的“共富学堂”已成功培养出300余位乡村致富带头人。这一成就背后,见证了无数农村妇女命运的转变。同时,它还促进了全国近万名农村妇女在家乡就近就业,显著提升了她们及其家庭的经济生活水平。

目前,借助直播教学、创业竞赛等途径,众多学员已具备自主盈利的能力。这表明,即便缺乏外部大量且持续的资本注入,她们亦能实现收入自给,这种具备持续发展潜力的能力尤为关键。

74 岁四川大妈骆桂英,跨越千里到义乌,直播带货编中国结,勇夺创业大赛三等奖  第4张

在此,我们诚邀各位发表看法,探讨“共富学堂”模式是否具备在更广区域推广的潜力。欢迎踊跃留言、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