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的零食问题始终是家长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看似价格低廉且口感诱人的零食,实则配料复杂,含糖量和含盐量偏高,潜藏着健康风险,这一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主播送检零食
近日,广东电视台主持人何浩鹏携带一袋在校园周边购买的零食,前往医院进行深入了解。此行背后,是对这些成本低廉、销量高的零食安全性的深切忧虑。此类零食在校园周边普遍存在,众多学生频繁购买食用,形成了令人担忧的态势。何浩鹏拿起一盒蜡瓶糖,查看其配料表,发现主要成分包括麦芽糖浆、白砂糖及食品添加剂。经过专业检测和换算,仅十盒蜡瓶糖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就高达76.3%,纯糖量更是达到了53克。这一数值远超儿童每日30克的糖分摄入量标准。
据调查,众多儿童每日摄入的糖分不仅来源于高糖零食,还包括日常饮食中的糖分,这无疑会导致糖分摄入量超标。糖分摄入过多,不仅热量摄入超限,更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长期负面影响。
蜡瓶糖的危害
蜡瓶糖中的高糖含量,其健康隐患不容忽视。曾晖主任医师,医院资深专家,明确指出,过量摄入糖分可导致体重上升,进而诱发肥胖。这一现象在当代儿童群体中日益常见。此外,高糖摄入容易使儿童对糖产生依赖,这种依赖一旦形成,将长期影响其饮食习惯和健康状态。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过多的糖分难以被有效代谢,易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积累,进而干扰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
众多周边学校存在类似现象,即销售高糖食品,孩子们因自控力不足,面对色彩鲜明且价格低廉的零食,往往难以抗拒购买并食用。特别是蜡瓶糖,因其美味的口感受到孩子们的青睐,这也扩大了这种健康风险的影响范围。
辣条含盐严重超标
辣条由主播推荐,却存在重大问题。成分表中钠含量高达2970毫克,换算成盐量约为7.5克。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克,而11岁以下儿童则应尽量控制在5克以下。一袋辣条的盐量,甚至可以用来炒一锅菜。长期过量摄入盐分对健康极为不利,尤其是对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风险更为显著。
众多校园周边的小店为追求利润,纷纷大量销售此类高盐分辣条。众多学生对此盐含量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了过量的盐分,此类现象在校园中相当普遍。
过量物质的长期影响
曾晖主任医师指出,除了糖分和盐分含量偏高,校园周边许多低价零食还含有较多的食品防腐剂和色素添加剂。尽管这些成分的量目前符合国家标准,但若长期大量摄入,对身体仍可能构成伤害。特别是儿童,由于他们的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损害。
曾有一位25岁的患者,平时对辣条情有独钟。不幸的是,他在肠道内检查出了一段2.5厘米的息肉。尽管此息肉性质为良性,但这一现象在25岁人群中极为罕见。虽然尚不能断言辣条是导致息肉的直接原因,但过量食用辣条可能与息肉的出现存在某种联系。
家长应积极引导
在这种复杂局面中,家长的角色显得尤为关键。医生指出,家长需主动与孩子沟通,使孩子认识到食物成分及食品添加剂可能对健康造成的风险。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对此缺乏关注,或因知识不足而不知如何正确引导。家长应当利用闲暇,自孩子幼年起,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授食品健康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选购食品的过程中,可以与孩子共同审视成分列表,并向他们详细解说各成分的具体含义及过量摄入可能带来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呼吁关注校园周边零食
校园周边低价零食问题不容忽视,其糖盐含量超标或添加剂使用问题,均与孩子们的成长健康息息相关。然而,当前监管力度可能尚显不足,导致这类低价且不健康的零食在校园周边广泛存在。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此问题,相关部门需强化管理,商家应恪守职业道德。在此,我们不禁要问,针对校园周边的不健康零食,大家认为应如何有效阻止孩子们购买?同时,我们也期待大家积极点赞和转发本文,让更多人关注并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