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汛期临近,城市防汛压力增大?这些改造你知道吗  第1张

主汛期即将来临,城市面临防汛压力持续加大。近期,无锡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等自然灾害,在电力设施防汛领域频繁开展行动。

主汛期临近,城市防汛压力增大?这些改造你知道吗  第2张

去年灾害凸显隐患

去年,无锡市遭受了超强台风“贝碧嘉”的袭击,众多小区遭受了严重损失。其中,一些小区的地下配电房因积水倒灌而出现停电,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还带来了诸多不便。例如,万科城市花园等多个小区的居民家中突然遭遇断电,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体验感大幅下降。这一现象也暴露了地下配电房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改造积极推进

自今年三月以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携手市住建部门共同启动了整改行动,针对去年遭受灾害的五个地下配电房进行修复。经过数月的辛勤工作,该改造项目已在本周内圆满完成。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确保了工程的高效推进,旨在增强配电房的防洪能力,以降低极端气候对电力供应可能造成的干扰。

实地探访改造成果

昨日清晨,记者抵达万科城市花园二区7号配电室。在室外,新建了一道约一米高的水泥围墙,并在入口处加装了约六十厘米宽的挡水板,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水屏障”。室内配备了三台水泵以及沙袋、吸水膨胀袋等应急物资。在地下室入口,增设的排水横截沟和扩宽的“驼峰”结构,有效提升了排水效率,从而在整体上增强了该配电室的防洪能力。

地下站房先天不足

当地面空间资源紧张时,将配电设施设置于地下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做法。然而,地下配电站却面临着不少问题。首先,其正常运作依赖于小区地下空间的维护能力;其次,在发生内涝等紧急情况时,抢修工作面临较大难度,需要抽水清淤,抢修工艺也相对复杂。据相关数据显示,无锡市区共有1300余座地下站房,其中1100余座位于地下最底层,面临着较高的被淹风险。

“下改上”难题待解

消除地下站点潜在风险,“自下而上”的改造策略至关重要。然而,这一方案的实施遭遇了众多挑战。国网无锡供电公司配网部的专责人员宫琦指出,“自下而上”的改造包括配电室位置的选择等多个环节,需要各相关方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协调。现阶段,我们只能先行实施阻水排水的初步措施,并逐步深入探讨和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多方联动共筑防线

“贝碧嘉”事件暴露了城市在应对极端天气灾害方面的缺陷。目前,市级供电机构已部署相关供电企业和小区物业管理方建立沟通渠道,并进行了三次巡查,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迅速处理。同时,针对水位警戒线进行了差异化设定。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无锡供电局在2月份与徐州供电局建立了互助协作机制,并扩充了400人的应急骨干队伍,增强了救援能力。

随着主汛期的临近,城市防汛工作能否经得起考验尚存疑问。针对增强城市电力设施抗灾能力的议题,有哪些具体措施值得探讨?我们诚挚邀请您参与讨论,并对本文进行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