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旭化成氢能业务商业化元年,订单突破能否实现?  第1张

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旭化成集团专注于电解技术的研发,积极推动氢能绿色解决方案的广泛布局,这一举措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项目部负责人竹中克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集团在氢能领域的长远发展目标和详细规划。

2025年商业化元年

2025年对旭化成氢能业务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竹中克将其描述为“从实证走向市场”。在这一年中,旭化成的水电解系统达到了上市标准,主要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争取市场订单上。这一变化预示着旭化成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后,即将正式进入市场竞争领域。与此同时,他们也将“技术”和“服务”视为推动商业化进程的两大关键要素。不仅提供电解水设备,还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以适应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同时,依托材料与成膜技术的稳固基础,能够为客户精确打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设备端降本策略

绿氢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一因素构成了绿氢产业发展的障碍。旭化成公司从设备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明确策略。公司计划通过推行规模化生产和自动化技术来减少成本。具体实施措施包括:首先,计划扩大电解槽的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其次,推动工厂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旭化成与意大利的De Nora公司携手合作,致力于集装箱式碱性水电解系统的研发。这一合作行动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成本。该举措不仅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还能优化技术并增强效益,进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运营端效率提升

在运营领域,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驱动力。至2023年,旭化成公司成功收购了加拿大的数字化企业R2,并以此为基石,成功研发了一套智能运维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电解单元的数据实施实时监控,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即时掌握与相应调整。此措施有助于快速识别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减少运维开支,提升运营效能,并保障水电解系统的稳定和高效运行。

内外双轨业务布局

旭化成实施了“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与外部合作拓展”的双重战略,旨在加速其业务布局的推进。在公司内部,正将食盐电解业务所积累的经验和基础,扩展到水电解业务领域,并将这两项业务视为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与此同时,在外部合作层面,旭化成已与多家国际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合作涉及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等多个领域。与欧洲企业携手开展集装箱式碱性水电解系统的研发工作,同时与亚洲能源企业合作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示范工程。这种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有效推动了氢能业务的扩展与进步。

未来合作推动应用

竹中克强调,旭化成公司正致力于与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这一举措旨在推动绿氢技术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助力达成全球碳中和的远大目标。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加快了绿氢技术的推广和实施步伐,旨在提升其在市场上的份额,并增加其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

2030年营收目标

在2030年的发展蓝图下,旭化成公司设定了氢能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日元的远大目标,该目标预计将占据全球水电解市场总量的10%。竹中克强调,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全球战略的合理布局是达成此目标的两大核心要素。在全球电解槽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以及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中国在该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旭化成公司专注于将技术革新融入实际应用,旨在协助客户完成环保转型,同时寄望于绿氢在能源结构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旭化成集团所实施的系列举措,其效果是否能够助力公司实现2025年与2030年的既定战略目标,这一议题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读者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同时,我们也热切期待您对本文内容给予点赞并予以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