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一场聚焦区域供水安全的重大审查会议召开。会议中,区域供水通汇线改造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遭到了专业领域的严格审视。若工程顺利完工,预计将显著提升启东与海门地区的供水安全性,并对水厂的压力调节产生积极效果,这一成果备受瞩目。
会议概况
5月16日,市住建局成功举行了区域供水通汇线(洪港水厂至海门青西河二号桥)改造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会议。该会议得到了市交通运输局、水利局等相关部门的关注与参与。此外,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园区等地的资规与住建部门负责人亦莅临现场。南通水务集团等企业亦派遣了代表出席,同时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构成专家组,使得会议的参与阵容显得尤为庞大。
工程规模
该改造工程总长度达到29.9公里,其中包含对13.62公里既有管道的升级与改造,并新增16.28公里的管道铺设。管道直径范围在DN1600至DN1400之间,路线途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以及海门区。如此规模的线路改造,将显著改变沿线供水结构。
工程意义
工程完成后,其显著的实际效益得以显现。首先,显著提升了启东市与海门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两地居民能够持续获得稳定且安全的饮用水。其次,洪港水厂的供水潜力得到充分利用,从而缓解了崇海水厂的供水压力。此外,这一举措还有助于促进区域供水的均衡和合理分配,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设计汇报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编制单位,在会议中详细阐释了相关内容。其阐述涵盖了管线路由的规划布局,同时对比了多个设计方案,并对工程实施的关键措施进行了具体介绍。这次阐释使与会者对初步设计有了深入的理解,也为后续审查流程提供了清晰且详尽的参考资料。
审查结果
与会各部门(单位)和专家组经过细致的讨论,普遍认为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均与既定的编制标准相吻合。这一情况表明,设计方案在整体规划和专业规范上已达到一定水平,尽管如此,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修改建议
专家组及相关部门已提出了一系列详细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包括对现有排海管道进行更细致的结构安全性能测试,以确保工程在施工和竣工后都能维持安全状态。同时,他们还特别指出,必须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以便工程能够更好地融入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从而保障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您对这一区域供水系统改造工程可能对当地未来水资源配置格局带来的影响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此外,若您觉得本文有所启发,不妨点赞并予以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