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北海涠洲岛海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海豚聚集事件,目击者估计,海豚数量已突破千头。这一不寻常的现象不仅让当地的渔民得以目睹了一幅罕见的壮丽画面,还激起了科研人员浓厚的探究欲望。
海豚奇现
5月18日傍晚,名为“可乐”的渔民及其同伙在涠洲岛西南海域垂钓。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见证了众多海豚的聚集,这些海豚行为活跃,有的在海中嬉戏追逐,有的则兴奋地跃出水面,场面极为壮观。船长指出,尽管涠洲岛周边海域偶尔有海豚出没,但如此大规模的聚集实属罕见,初步估计数量可能超过千头。
亲密接触
四周望去,海豚群紧密地排列着,它们与船只的距离非常近,有些甚至紧挨着船体来回游动,仿佛在与船上的乘客进行着亲密的互动。渔民们兴奋不已,急忙掏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他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这次与海豚的亲密接触中,尽情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惊喜。
护航之趣
船长为了不干扰到海豚,操控船只缓缓前行。但海豚们似乎察觉到了船只的动向,开始跟随并围绕船只,似乎在为它提供一种保护。船长担忧自己可能无意中伤害到这些生物,于是选择锚泊船只,静候其离开。大约六分钟后,海豚群转向涠洲岛方向游去,船长这才重新发动船只,继续旅程。
物种猜测
广西海洋监测中心站收到了“可乐”提供的视频资料。专家们对视频进行了分析,初步推断这批海豚可能是长喙真海豚。但为了得出最终结论,还需采用多种科研手段进行综合验证。受近期涠洲岛周边海域风浪较大的影响,监测工作遭遇了些许阻碍。未来,将在合适的时机继续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科研计划
广西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研究室负责人黎明民表示,若天气状况符合要求,中心将立即派出专业队伍至海豚常出现的水域开展现场调研。在调研期间,队伍将运用高端设备捕捉高质量影像,同时收集海水样本。借助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他们力求精确鉴定物种,并对此海域实施长期跟踪观察。
环境关联
北部湾海域中,不仅有常见的布氏鲸和中华白海豚,还栖息着其他鲸豚类动物。这些动物多在远离岸边的海域中游弋,因此人类对其观察的机会相对较少。近期,大规模海豚群的意外涌现,似乎与该海域优良的生态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具体原因尚需通过深入研究来明确。
公众对这次海豚大量聚集的现象,是否隐藏着其他未知的因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