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大坝领域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四川地区,探讨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坝工创新技术。在成都成功举办的“复杂地质环境大坝工程创新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这一议题作为国际大坝委员会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此次会议于5月18日召开,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瞩目。

研讨会信息概况

四川专场为何聚焦复杂地质环境大坝工程创新与实践?答案惊人  第1张

5月18日,成都荣幸地承接了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及第93届年会“四川专场”研讨会的举办。此次盛会吸引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参与,他们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坝建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研讨会以“复杂地质环境大坝工程创新与实践”为核心议题,致力于促进全球水坝工程技术的提升和交流。

关注原因剖析

四川省水利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四川省水资源充沛,该省不仅是长江与黄河的关键水源地,而且位于我国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的区域之中。在这里,四川省正面临一系列全球性的工程难题,如龙门山断裂带的地质问题、川西高原的冻土层处理以及喀斯特地貌的工程挑战。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四川省总计拥有超过8000座不同类型的水库和坝体;在这些设施中,超过10座的高度介于200至300米之间;这一比例占据了我国超高坝总量的一半以上。

工程实践成果

矫勇,担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的理事长,指出四川地区的水库大坝多建在高山峡谷、高原、高寒地带以及高地震带等复杂地形。这些区域不仅是全球大坝工程建设的关键地带,而且也是新技术试验的关键场所。乌东德大坝实施了多种繁复的坝基处理措施,白鹤滩大坝确保了洞室群结构的稳定,溪洛渡大坝成功突破了“无坝不裂”的技术难题,此外,紫坪铺大坝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专家主题演讲

四川专场为何聚焦复杂地质环境大坝工程创新与实践?答案惊人  第2张

在一场行业研讨活动中,来自四川的专家及学者们交流了各自的专业见解。其中,四川水发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杜鹏,对定向钻探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指出,该技术通过实施超深钻探调查,为引大济岷工程的地质情况了解和施工路线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此外,该技术显著提升了传统垂直钻孔技术在探测深埋长隧洞时的性能,克服了其存在的不足。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探测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关键技术分享

夏勇,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针对“复杂条件深厚覆盖层大坝基础勘察与处理关键技术”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通过分析两河口水电站等实际案例,详尽阐述了在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如何运用创新手段来构筑高土石坝。这一讨论内容吸引了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贡献与展望

本次研讨会上,四川专家们展示了“中国方案”及四川的智慧成果。在复杂地质环境中,四川在水坝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掌握了先进的创新技术。这些成果有望为全球同类工程提供宝贵参考。展望未来,我们期望四川能在该领域持续发挥核心作用,并促进水坝工程技术持续发展。

您如何评价四川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取得的堤坝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这种创新对其他国家同类工程项目的积极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热切期望各位专家踊跃发表见解,给予高度评价,并大力推广这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