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办了一场独特的展览。在此次活动中,众多会飞的植物种子吸引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中一种种子的飞行距离可达一公里,这一发现确实令人感到震惊。这场展览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让我们一同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5月17日武汉植物园惊现会飞种子!珍稀种子大展等你来瞧?  第1张

展览概况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成功举行了以“种子的力量:传承、创新、未来”为主题的展览。该展览是第21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日,活动吸引了超过3000名游客,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在各个展区间穿梭参观。该展览展示了52种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关键种质资源植物的种子,并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种子展示区。

珍稀种子展出

该区域对珍稀濒危植物种子进行了广泛关注。这里汇聚了我国内地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子,以及我国特有的物种种子。如坡垒、苏铁、大果人面子、云南金钱槭等种子整齐排列,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物种延续的重要使命,彰显了珍稀植物顽强的生命力,并向公众传递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信息。

5月17日武汉植物园惊现会飞种子!珍稀种子大展等你来瞧?  第2张

种质资源展示

在关键种质资源植物展示区,可以观察到野大豆、扁桃、野蕉、木油桐等植物的相近品种,以及那些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子。这些种子不仅富含科研价值,而且在经济开发以及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野大豆中可能含有提升大豆产量和增强其抗逆能力的基因信息,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资源。

会飞的种子家族

近期,对“龙脑香科”植物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涉及的品种包括东京龙脑香、缠结龙脑香、坡垒等,共计11种。这些植物的种子拥有类似直升机螺旋桨的“翅膀”。在脱离母体后,这些“翅膀”使种子能够在空中旋转并缓缓降落,从而飞至较远距离的母体周围。这种独特的传播机制有助于拓宽物种的分布区域,进而推动其繁殖与生存。

5月17日武汉植物园惊现会飞种子!珍稀种子大展等你来瞧?  第3张

飞行冠军木蝴蝶

木蝴蝶享有飞行种子之最的称号,其果实呈细长状,内部孕育着与蝴蝶外形相似的种子。这些种子每颗都附带有如蝉翼般轻薄的“翅膀”,借助风力,它们能在空中自如翱翔,飞行距离可达一公里之遥。据工作人员透露,这些“翅膀”实际上是由种子自身携带的一层薄膜所构成。种子在果荚中层层堆积,使得木蝴蝶赢得了“千层纸”的别名。此外,该植物还具有可食用价值;在部分地区,居民们有将花朵和嫩果焯水后,用于炒食或腌制酸菜的习俗。

奇异种子大观

在展览现场,各式各样的种子得以亮相。绒苞藤的种子携带着三片粉紫色的苞片,仿佛轻柔细腻的扇子,随风轻轻摆动;坛腺棋子豆的种子呈圆形且较厚,形似一枚棋子,颇具趣味;猫尾木的蒴果细长,表面覆盖着密集的褐黄色绒毛,宛如猫尾在风中优雅地舞动;而马槟榔的种子更是令人称奇,咀嚼后饮水,竟能在无色无味的清水中尝到甘甜。

5月17日武汉植物园惊现会飞种子!珍稀种子大展等你来瞧?  第4张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管理人员指出,本次展览旨在提升公众对植物种子在生物多样性维护、粮食保障及生态恢复等领域关键作用的认知。该展览详尽地揭示了种子微观结构的独特吸引力。亲爱的读者,您对哪种种子抱有浓厚兴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并请别忘了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