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多举措关爱残疾人,全力构建保障体系获好评
自今年起,甘州区在残疾人权益保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兑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庄严承诺,这些措施使得残疾人群体切实体会到了来自城市的关怀与温暖。
家庭改造 生活便利
位于小满镇古浪村一社的张进汉,肢体残疾,面对新获得的电动轮椅和训练器材等设施,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一切得益于甘州区推行的针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项目。截至目前,该区已对404户家庭进行了改造,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在洗澡、如厕、室内活动以及出行等方面的难题。如今,无障碍坡道和活动医疗训练器材等设施,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便利性。
儿童康复 效果显著
张掖市甘州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记录了众多残障儿童成长的轨迹。这里有一位三岁半的儿童,原本被诊断为全面发育迟缓,但在经过半年的康复治疗后,他已能够与家人进行基本的交流,并且认知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该中心实施了“康复与照料相结合”的日托和时托服务模式,不仅包括日常的训练活动,还提供了午餐、午休以及图书阅读等全方位的照料服务,有效减轻了残障儿童家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日间照料 温暖人心
南街街道的日间照料中心内,有百余名残疾人在此享受愉快的时光。服务对象吕平表示,他们每天在此交谈、制作手工艺品、歌唱,生活充满了乐趣。该中心配备了康复、护理、社工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采用“照护+康乐+社交”的综合模式,在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还开展康复治疗、能力提升训练等活动,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技能和增强自信心。
康复服务 覆盖广泛
甘州区在过去三年内,为超过800名视力、肢体、智力残疾以及孤独症儿童提供了免费的康复训练服务;同时,为超过15000名7岁以上的残疾人提供了精准的康复服务。这些举措,从无障碍环境的改造到医疗康复服务的提供,共同展现了城市的文明关怀。而“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正逐步转化为现实。
模式创新 提升价值
残疾人联合会建立了“康复与照料相结合”以及“照护、康乐与社交融合”的多元化模式,旨在为残疾人的康复和生活提供全方位的辅助。在康复中心,孩子们逐渐学会了交流沟通;而在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们发现了生活的乐趣。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构建了交流的平台,增强了残疾人的自我认同感。
未来规划 再上台阶
区残联康复就业股负责人赵冬梅指出,未来计划加强与上级及区属部门的交流合作,力求获得更多财政支持。同时,她将推动服务机构自主筹集资金,并积极倡导社会助残企业进行捐助。此外,还将购买先进设备,优化服务设施,以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最终目标是让更多残疾人能够获得更加优质和全面的保障服务。
甘州区的残疾人保障工作投入显著,其努力赢得了人们的深切感动。请问您认为有哪些具体措施最能够触动残疾人的情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不妨点赞并转发本文,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关注残疾人保障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