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残疾人工作表彰大会传来喜讯,共有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其中,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红岩派出所的教导员何巧名列其中,她在助残事业上的表现充满了温情与责任感。
扎根基层助残
何巧在基层服务已超过十年,她全心全意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特别关照聋哑人士,不断进行创新,成功创立了“巧姐无声警务室”和“红岩无声警务宣讲团”等特色助残服务品牌。这些品牌为聋哑人士带来了便利,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何巧如同一个温馨的避风港,为聋哑人士提供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荣誉加身担当
何巧的付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相继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以及“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等多个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工作的极大认可,也成为了她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面对这些荣誉,何巧并未骄傲自满,而是将荣誉转化为责任,更加坚定地投身于为聋哑群众提供服务的岗位上。
学习手语架桥
自2014年起,何巧致力于为辖区160余位聋哑人士提供优质服务,她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地学习手语。她明白,只有精通手语,才能与聋哑人士建立起真正的沟通桥梁。她以亲人的态度,对这个特殊群体倾注了细致入微的关怀。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与聋哑人士的交流变得不再困难,沟通也变得更加流畅。
精准帮扶暖心
何巧坚持亲自走访聋哑家庭,对每户家庭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尽了解。她严谨地构建聋哑人群档案,细致地记录并掌握他们的具体困境,随后制定了相应的援助计划。对于房屋漏水、邻里纠纷等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她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例如,对于无家可归的聋哑人夏某,何巧主动进行协调,成功为他解决了临时住所的问题。
警务室展新貌
何巧在分局的支持与关注下,成功设立了“巧姐无声警务室”。该警务室已为超过530名聋哑人士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举办了40余次文化活动。在传统节日之际,何巧还会召集居民共同制作饺子、煮汤圆,营造欢乐祥和的气氛,使聋哑人士在温馨的氛围中体会到家的温馨,使警务室散发出家的气息。
宣讲团播能量
何巧担任负责人,在红岩派出所成立了“红岩无声警务宣讲团”,已在该宣讲团的组织下,于聋哑人聚集的社区和聋哑学校等地进行了60余场次的法治教育活动。宣讲团在无声的世界里致力于传递正能量,帮助众多聋哑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至2024年5月,该宣讲团荣获沙坪坝区妇联颁发的“巾帼文明岗”称号,这一荣誉再次印证了他们对工作的努力与成就。
云上协作解难
何巧近年来致力于提升“巧姐无声警务室”的档次,并探索构建“云上协作”的工作模式。她扩充了由多所高校专家构成的“云上智囊团”,借助远程视频等工具,主动向全市及外省公安机关提供在线翻译支持,至今已在“云端”帮助近百名聋哑人解决困难,从而拓宽了服务领域并提高了服务效率。
培训传承爱心
在分局的协助下,何巧在沙区公安局举办了手语培训班,向众多社区民警普及了基础手语知识,并激励他们积极为聋哑人士提供帮助。此外,她与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将警务室转变为社会实践的场所,吸引了13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此学习手语,近距离为聋哑人士提供服务,赢得了广泛的好评。
何巧通过实际行动展现了对聋哑群体的深切关怀,众人普遍认为何巧在助残方面的经验是否具有广泛的借鉴价值?若何巧的事迹同样触动你的心弦,不妨为她点赞,并将这一感人故事传播给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