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饱经风霜的老宅,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备受追捧的豆腐花店,泰宁的这次改造让人眼前一亮。

老宅焕新颜

泰宁古城九举巷的深处,那座曾经破旧的老宅已换上了新颜,更名为“胖阿姨豆腐花馆”。翻新后的屋顶显得光鲜亮丽,厅堂内一尘不染,桌椅排列整齐。这个一度默默无闻的院落,如今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老宅的主人,72岁的郑桂兰,目睹着家园的蜕变,心中充满了喜悦。

之前,这栋老宅显得破败不堪,岁月的痕迹使其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韵味。然而,经过一番精心的改造,它如今已蜕变为一间风格独特的小店。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外观上,更赋予了老宅新的功能和活力。

阿姨的感恩

郑桂兰对政府怀有深厚的感激。政府不仅无偿为她修缮了老旧住宅,还支持她在家中经营豆腐花生意。凭借近四十年的豆腐花制作经验,她的技艺堪称精湛。“五一”假期期间,她在家中搭建了小摊,吸引了众多游客。游客们品尝后,对其豆腐花赞不绝口。

郑桂兰因这些好评而备受鼓舞,她承诺将不懈努力,继续精心制作豆腐花。政府的援助犹如一场适时的甘霖,为她的晚年生活注入了新的欢乐与经济收入。

改造大计划

今年四月,泰宁把握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利时机,正式推出了古城改造项目。该计划采取了“绣花针”般的细致修复和“逐步推进”的改造策略,对古城内的老旧住宅实施了“一局一宅”的结对援助模式。同时,选定了26个县直部门作为主要责任单位,针对古城街区的原住民生活改善问题,实施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

同时,实施“古建筑保护认养”制度,促使县级直属部门从阶段性帮扶转变为常态化认养保护。此举确保了民生工程与古建筑保护的持续发展,为古城内老宅的改造工程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精准帮扶路

郑桂兰居住的九举巷2号被确认为泰宁县工信局结对帮扶的对象。泰宁县工信局携手杉城镇,已多次派遣工作人员对郑阿姨的住所进行实地考察。在走访过程中,他们细致地商讨了改造方案,并主动联系装修团队来设计会客大厅的布局。

在“五一”假期来临之前,厅堂改造工程已圆满结束,确保了郑阿姨能够在旅游旺季顺利开启店铺。目前,后续的改造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旨在为这所老宅带来进一步的变革。

后续新规划

泰宁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计划对郑阿姨的故居后院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和升级。此举旨在确保居民能够在保留传统民居风貌的同时,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计划中包括对后院空间的科学规划,以增强故居的整体居住舒适感。

郑阿姨家的老宅只是其中之一,古城的全面改造工程亦将涵盖众多老宅,旨在通过升级改造,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古城新活力

泰宁古城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老宅是泰宁记忆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众多老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城市风貌的不足之处。不过,目前通过老宅的改造,诸如九举巷2号等老宅正逐渐焕发新生。

这些老旧住宅在维持历史风貌的同时,获得了新的用途和生机,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上升,他们纷纷前来,体验当地美食,领略古城的独特魅力。

您觉得在老宅的改造过程中,如何能更有效地兼顾文化传承与经济增长?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