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此阶段常充满惊喜与期盼。届时,宛如一场盛会即将上演,众多候鸟从各地纷至沓来。保护区管理局的林业工程师冯尔辉,作为此次聚会的坚定见证者,他提前便在各个角落静候着这些尊贵“嘉宾”的到来。

鸟类调查工作

冯尔辉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职责。在候鸟迁徙的季节,鸟类调查成为了他的核心工作。10月16日,他来到了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演中洋的滩涂腹地,这里是保护区的一小部分,却承载着战略性的重要性。他手持望远镜,对每一只飞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即便是在阴沉的天气和昏暗的光线中,他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工作热情。这项调查对保护区的意义非凡,因为只有准确掌握候鸟的种类和数量,才能有效保护这些资源。它是保护区工作的关键环节。鸟类调查并非易事,它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在识别一只鸟的过程中,冯尔辉常常需要十几秒的时间,但他对此毫无怨言,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深厚责任感。

演中洋的候鸟身影

南迁候鸟抵达海南!第一批客人都有谁?  第1张

演中洋作为下塘湿地的一部分,尽管面积不大,却成为了候鸟们心中的“宝地”。10月16日,冯尔辉在此地发现了包括苍鹭、牛背鹭和白眉鸭在内的众多候鸟。此地水草丰美,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候鸟们似乎对这里的优越性心知肚明,每年都会选择在此停留或经过。演中洋也是观鸟爱好者热衷的观测点。截至10月18日,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愈发热闹,成群的候鸟聚集,形成了壮观的“鸟浪”。这片区域充满生机,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体现了保护区工作的成果。

少见的草鹭再现

冯尔辉对于草鹭的出现表现出了极大的激动。草鹭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之一,其形态与苍鹭相似,具有长喙、长颈、长腿的特点,体型属于大型涉禽,且体型较同类更为庞大,部分羽毛呈现棕栗色。10月18日,冯尔辉在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亲眼见证了这一物种。他回忆说,在多年前的三江地区,仅见到过一两只草鹭,此后便再无其踪迹,至今已有至少5年。草鹭通常栖息在芦苇和水生植物繁茂的水域。此次草鹭的回归,有力地证明了东寨港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对保护区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冯尔辉从草鹭的回归中看到了保护区的未来希望,这种希望也将激励他继续投身于保护工作。

过境的金鸻

滩涂之上,金鸻的身影依稀可见。截至10月18日,它们的黑色繁殖羽尚未完全脱落,而金色的冬季羽毛已初露端倪。金鸻目前正处在迁徙途中,稍作停留于海南后,将继续向南半球进发。预计12月,它们将抵达海南越冬,那时正值它们颜值最高的时期。届时,黑色繁殖羽将完全褪去,全身将布满金黄色斑纹,为求偶行为做好准备。冯尔辉对金鸻了如指掌,如同老友般熟悉其习性。作为东寨港候鸟群体中的重要成员,金鸻的迁徙规律是保护区鸟类研究的关键内容。

常客黑翅长脚鹬

黑翅长脚鹬频繁造访该保护区。冯尔辉对它们了如指掌。体型虽小,长腿却成为其显著特征,因此得名“红腿娘子”。在浅水区域,它们悠然自得,成为保护区独特景观的一部分。冯尔辉经过多次鸟类调查,对它们非常熟悉。黑翅长脚鹬如同这里的常驻居民,在候鸟季每次都能见到它们,它们是东寨港鸟类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野鸭先头部队

野鸭的现身标志着新一轮候鸟南迁季的开启。10月18日,一群野鸭,包括白眉鸭、绿翅鸭、针尾鸭等,突然降临滩涂。它们宛如南迁队伍的前锋,浩浩荡荡抵达东寨港。野鸭的到访也预示着更多候鸟将接踵而至。保护区内的候鸟数量预计将逐步上升。冯尔辉在期盼更多“稀客”和“新客”到来之际,其他工作人员及爱鸟人士亦纷纷期待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护区鸟类的繁荣景象。

当前正值候鸟迁徙高峰期,您是否对前往东寨港观赏这些迷人候鸟的壮丽景象充满期待?欢迎留下您的评论,点赞支持,亦或分享此文,让我们共同聚焦这一自然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