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2年的别离,家人终于得以团聚,这一刻的相聚离不开家庭的持久期盼和警方持续不断的奋斗。这样的重逢,跨越了时间的界限,令人深受触动。
早年务工失子悲剧
1993年,潘妈妈与丈夫张国乐携带着刚满八个月的儿子,从进贤地一路颠簸至福建厦门寻求工作机会。由于潘妈妈视力受损,无法目睹儿子的面容,她只能通过触摸孩子稚嫩的脸庞来体会那份母爱。但不幸的是,某天傍晚,儿子突发高烧,夫妻俩在简陋的棚屋中入睡,醒来却发现儿子已不知去向。在连续数日昼夜寻找无果,且费用耗尽的情况下,潘妈妈无奈与丈夫返回了进贤。
多年寻子无果
进贤归来后的数十年间,这对夫妇未曾间断过寻找他们的儿子。然而,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和经济条件困难,他们的寻亲之路如同石沉大海,始终没有孩子的一点消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内心的痛苦与思念愈发强烈,每年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民警开启寻亲契机
2017年夏季,进贤县公安局白圩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万小挺,在走访居民时,了解到一对夫妇的不幸经历。他向夫妇二人详细阐述了公安机关如何通过血液DNA比对来寻找失散亲人的流程,并且主动前往他们家中采集血样。尽管经过多年,万小挺并未得知寻亲的结果,但他始终抱有希望,期待能够帮助这对夫妇实现重聚的梦想。
孩子主动寻亲
2024年12月,位于福建厦门的32岁男子吴小乐,自幼便知晓自己的身世,于是立志寻找亲生父母。恰逢其时,他通过录入血样这一方式,加入了寻亲行列。他热切期望了解亲生父母是否仍在等待,带着这份期盼,他全情投入并积极合作于寻亲的各个环节。
数据库比对成功
2025年4月中旬,公安部寻亲数据库响起提示。随后,县公安局的寻亲联络人、刑侦大队的民警沈声浩迅速行动,立刻与张国乐一家取得联系,并向他们传达了孩子被找到的消息。在得知这一喜讯的瞬间,张国乐夫妇难以置信,多年的期盼似乎即将迎来圆满的结局。
跨越32年的团圆
在重逢的瞬间,吴小乐高声呼唤“爸爸、妈妈”,潘妈妈随即踉跄着冲上前去,手指轻轻滑过儿子的脸颊,口中喃喃自语“孩子,我的孩子啊”,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张国乐转身拭去泪水,三个妹妹则围拢过来,轻轻触碰着哥哥。吴小乐激动地紧紧拥抱父母,32年的思念在这一刻得以尽情宣泄。
32年的重逢令人感慨万分。你是否也曾见证过类似的寻亲团聚故事?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历,同时,也请您为这份感人的团圆故事点赞并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