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高温的临近,我省将面临高温带来的严重考验。在此阶段,强对流天气以及大风等不利气象情况将频繁出现。这些情况将对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高温来袭在即
从次日始,我省将面临高温天气的挑战。届时,北中部部分县市气温预计将升至35至37摄氏度。在13日,气温将经历小幅起伏,但到了14日,中西部部分县市气温将再次升至35至37摄氏度,局部地区气温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至37至39摄氏度。15日至17日,淮河以北地区气温普遍升高,最高可达35摄氏度以上;16日至17日,北中部地区气温预计将进一步上升,介于37至39摄氏度之间;部分区域气温有可能超过40摄氏度。面对这高温天气,公众需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
日常防护提醒
即将进入气温上升的时段,公众需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更换穿着,挑选透气性佳且轻薄的服装。尤其应警惕高温期间减少户外活动,因为此时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也相对较高,长时间暴露在外易引发中暑等健康风险。若外出活动无法避免,务必采取防晒和降温措施,例如佩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
农业灾害预警
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加剧,干热风灾害的风险显著提升。这一现象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民朋友们迫切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其中,“一喷三防”作为核心策略,通过使用农药和肥料等手段,有效抵御病虫害、干热风和早衰等威胁,确保农作物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温天气对农业带来的损失。
强对流常多发
未来数日,强对流天气活动持续活跃。13日,南部区域将遭遇阵雨或雷阵雨,部分区域可能面临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与此同时,北部区域午后将出现零散的阵雨和雷阵雨。14日,东南部区域的阵雨将逐步减弱,然而北部区域午后仍有遭遇阵雨和雷阵雨的可能性。春夏之际,气温攀升,水汽输送能力随之提升,导致强对流天气逐渐成为常态。尤其在酷热的夏季午后,气温与湿度均较高,公众需对可能发生的强对流天气保持高度警惕。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携带雨具参与户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大风风险防范
近期,强风天气频繁出现。今日下午至夜间,全省范围内各地将遭遇5至6级的阵风;次日,全省预计阵风强度将提升至约6级;13日,北中部地区阵风预计在5至6级之间;14日,北部地区在午后将受到偏北风的影响,风力约为4级,阵风可能升至7级。此类强风不仅可能干扰人们的出行,还可能对建筑物、广告牌等设施造成损害。公众外出时需注意远离可能被吹落的危险物品,以防被砸伤。
森林火险预警
我省气候条件干燥,气温显著升高,导致森林火灾风险气象等级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计划前往山区旅游的游客需提高警惕,切勿携带火种进入山区,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若发生火情,请立即拨打12119报警电话。同时,森林消防部门需加强巡查和监管力度,以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当前气候条件多变,请问您是否已确立了一套应对措施?若您对应对高温、强对流等极端气候现象已有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此外,请勿忘记点赞及转发本文,以便更多人获取并学习最新的气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