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伦贝尔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交通系统的职工挥洒汗水、坚守岗位,以此保障道路的畅通无阻。财务“管家”陈建芳默默奉献,为交通系统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养护班长赖玉山扎根一线长达30年,守护着公路。他们的事迹展现出交通人的责任与担当,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财务坚守者陈建芳
陈建芳在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财务科任职,她自参加工作后就进入财务岗位,一直为公路系统稳定运转默默付出,她依靠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对待每一笔财务事宜都认真严谨,成为公路系统稳健运行必不可少的“管家”,为各项交通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资金基础。
公路养护工作包含的范围广泛,涉及日常清洁、小修小补以及大型桥梁隧道维护等方面,这些工作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陈建芳清楚地知道岗位的重要意义,她努力平衡各项开支,精心计算、合理地调配资金,使每一笔钱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从而为公路养护的日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春季险情应对
今年4月,呼伦贝尔气温开始回升,出现了“桃花水”,这使得331国道黑山头至扎赉诺尔段、332国道根河至拉布大林段等重点公路面临严峻的状况,给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陈建芳迅速展开行动,她意识到要保障抢险工作顺利开展,资金及时到位是其中的关键 。
她积极地和各方进行沟通协调,向其上级部门汇报情况,还与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取得联系,成功开通了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一笔笔抢通资金迅速抵达指定账户,确保了抢险工作能在第一时间展开,为抢通公路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资金严格把控
在应急抢通工作进程里,陈建芳清楚地知道,每一笔抢险资金都和公路能不能尽快恢复通行密切相关,每一笔抢险资金都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她会对每一笔支出展开严格审核,她会仔细核查每一项费用的合理性。
同时,她建立了专项台账,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以确保每一笔钱都能用到关键之处。在她的严格把控下,抢险资金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分配与使用,未出现任何资金浪费或违规使用的现象,为抢险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养护标杆赖玉山
赖玉山是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巴彦库仁分中心养护道班的班长,30年来,他扎根于公路养护的一线岗位,从年轻力壮的青年,渐渐变为两鬓染霜的中年人,然而,他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热忱,从来都没有减少过。
每天清晨7点,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国道331线黑山头至扎赉诺尔段,随后开启一天的巡检工作。他会随身携带巡检本,该巡检本会详细记录这条60公里路段的各种情况。这些记录是他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是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的重要依据。
安全隐患消除
赖玉山清楚地知道养护作业安全隐患具有危害性,为了保障公路安全,也为了保障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他严格执行“三查三核”工作制度,他带领团队对公路展开全面细致的检查,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角落都不放过。
他们通过不懈努力,累计消除了120余处安全隐患,确保了这条边境公路能全天候畅通。暴雨后道路出现积水,冬季路面出现结冰,日常路面出现破损,面对这些情况,他都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进行处理,保障了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抢险先锋典范
面对路基坍塌这一重大险情,赖玉山总是冲在一线,统筹调度水毁抢通工作。面对路面冲毁这一重大险情,赖玉山同样冲在一线,统筹调度水毁抢通工作。他在现场指挥3台次挖掘机同时作业,协调重型自卸车运输土石,组织20名抢险人员轮班奋战。
即便母亲生病,即便在除夕夜阖家团圆之时,他也常常坚守在公路上。他心怀对家人的愧疚,却始终坚守自身职责。他觉得“路通则民心畅,守护好这条路,就是守护万家灯火”。在他的感染之下,黑山头道班青年职工成立了“养护突击队”,传承他的坚守精神。
大家认为像陈建芳和赖玉山这样从事交通行业的人,是否极其值得敬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同时也不要忘记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