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概况
5月1日,“兰情冉冉”张冉昆曲系列演出第四季于中国大戏院举行,5月2日,该演出依旧在中国大戏院举办,因适逢五一假期,此次演出吸引了众多本地戏迷,还吸引了众多外地票友,经典大戏《牡丹亭》上演,折子戏《红梨记·亭会》上演,折子戏《雷峰塔·断桥》上演,折子戏《凤凰山·百花赠剑》上演,使得观众们“满载”而归 。
经典《牡丹亭》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因情感真切,成为众多中外观众了解昆曲的窗口。张冉演出《牡丹亭》已超过400场,她与昆曲的缘分始于这部戏。她跟随恩师张洵澎学习的第一出戏是《牡丹亭·寻梦》,她称这是自己的“寻梦”之旅。剧里有许多值得仔细品味之处,“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这一内容,体现了杜丽娘初入花园时的惊喜之情,“淹煎,泼残生,除问天”则展现出她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隐忧 。
《亭会》特色
在《红梨记·亭会》中,张冉展现出闺门旦行当不一样的可能性,《红梨记》的文辞相当雅致,其主角谢素秋有诗才,有胆识,还有热烈的情感,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幻情思相比,谢素秋更有行动力,张冉借助折扇、水袖的程式动作来呈现情愫,且通过步法节奏表达“发乎情”与“止乎礼”的矛盾冲突。
《断桥》演绎
蛇年有一部重要的戏是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昆曲《雷峰塔》一向以边歌边舞而闻名。张冉精准把握前人留下的舞台提示“旦行作腹痛介”,充分考量身怀六甲的胎气,全面顾及水斗败阵的窘迫处境,仔细权衡爱与恨的情感比例,认真审视闺门旦的青春形象,进而取得了闺门旦表演艺术“风骨迷人”的效果。她依靠细腻的表演,将白娘子复杂的心境展现得极为充分 。
《百花赠剑》亮点
《凤凰山·百花赠剑》的作者无法考证,但其演出本在艺人代代相传中留存了下来。张冉觉得百花公主是草原女子,带有骄气与娇气。凤冠上的雉尾翎子很长,舞动时动感十足,弯曲时可辅助表演。她学习了雉尾生的表演技巧,还结合闺门旦的家门特征,当雉尾划过海俊脸颊时,这成了百花公主最深切的表白。
未来展望
张冉透露,“兰情冉冉”系列演出仍会继续开展,张冉昆曲艺术工作室会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更多观众走近昆曲,让他们喜欢上昆曲,工作室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昆曲魅力,传承这一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
各位读者,你是否被张冉的昆曲表演所吸引?你是否想要走进剧场感受昆曲魅力?欢迎大家评论留言,同时点赞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