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地区,民众普遍倾向于物质层面的比较,然而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侯营村却与众不同,通过荣誉评选制度激发村民积极性,塑造了独特的村风,这一举措无疑成为一大显著特色。
荣誉评选成果丰硕
侯营村在过去六年里成功评选出了众多“好媳妇”和“好婆婆”,其中“好媳妇”共有63位,“好婆婆”则有54位。这些数字背后所体现的是对家庭和睦与美德的极大重视。这已不再是单纯的评选活动,它已成为构建和谐村庄的关键措施。如此大量的评选成果,也预示着该村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拥有浓厚氛围。众多家庭因参与此评选活动而获得认可,这份荣誉对他们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选活动促使村民们将注意力从物质层面转向了荣誉。在其他村庄,人们或许更关注哪家更为富裕或有更多的财富,但在侯营村,村民们更看重的是哪家拥有更多的荣誉和奖状,这反映出一种价值观的正面变化。
好媳妇感激荣誉
王登春,一位杰出的媳妇,是众多优秀媳妇中的佼佼者。2022年的冬日,她荣获“好媳妇”称号的瞬间,至今仍历历在目。评选大会落幕,她随即投身于一项特别的活动中——将一面锦旗送到娘家。伴随着志愿者的锣鼓声,村庄顿时沸腾起来。村民们纷纷围观,为表彰其父母教育有方而动容的送锦旗场景,感人至深。
王登春在回忆这段往事时,情绪激动。2008年,她嫁入本村,与婆婆的多年相处一直和谐。她坚信,婆媳之间应相互包容与理解,以心换心。良好的家庭关系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也是她被评为“好媳妇”的主要因素之一。
和谐婆媳关系典范
王登春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她将婆婆视为亲生母亲,遇到问题时,双方会进行沟通。她敢于向婆婆指出不当之处,而婆婆也对她提出的意见表示尊重,并予以改正。
王桂菊婆婆对儿媳同样评价甚高,称赞她结婚多年未曾发生争执,表现出勤劳、责任心强、孝顺的品质。她认为将喜报送至娘家的活动颇具意义,并对王登春家的教育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这种相互尊重与包容的婆媳关系,成为了众多家庭学习的榜样。
娘家的骄傲和荣誉感
王登春的父亲王连营尽管此事已过去两年,然而村委会赠送的锦旗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锦旗上书“教女有方”,彰显了女儿在婆家的出色表现,令娘家倍感自豪与荣光。这不仅是对一家的赞誉,更是村庄对德行培育重视的体现。这种表彰不仅从婆家传至娘家,还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村风村貌的积极改变
宋春红,村妇女主任,亲历了村庄的变迁。近年来,侯营村在村风村貌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好媳妇”们树立了典范。她们的榜样作用推动了村庄风气向积极方向转变。
侯营村因优良的村风在镇内享有盛誉,吸引了众多村庄的姑娘们渴望嫁入此地。村民们普遍认为,这里对女性品德和家庭关系的重视,为女儿们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正是这种良好的村风,构成了其独特的吸引力。
宣传办延续新风尚
镇宣传办的工作人员王悦指出,热闹的颁奖场景使得广大民众得以参与,有机会目睹“好媳妇”所展现出的卓越品质,诸如尊敬长辈、关爱幼童以及夫妻间和睦相处等,这些行为为众人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东昌府区侯营镇未来将持续举办评选优秀典型人物的活动,旨在让村民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乡村新风尚,从而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进步。
关于以荣誉评选促进乡村文明建设的做法,各方观点不一。此模式是否适宜于更广范围推广,尚存争议。诚邀各位表达意见,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畅谈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