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中关村传来科技领域好消息。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在“超大规格金属点阵结构多弧并行3D打印技术与装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我国目前最大的20米级金属3D打印机已实现技术突破。同时,百米级3D打印机的研发工作也即将圆满结束。

探索前沿技术

北理工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致力于科技创新,尤其对3D打印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探究。实验室专注于“超大规格金属点阵结构多弧并行3D打印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并在此领域内不断拓展。位于滨海—中关村这一创新密集区的实验室,自建立以来,科研团队不懈奋斗,克服了诸多挑战,持续在技术探索之路上攀登高峰。

震撼!国内最大金属3D打印机即将突破百米级,9月落成  第1张

20米级打印机进展

近期,该实验室成功研制了一款20米级金属3D打印机,这一成果显著。该机型是国内现有金属3D打印机中尺寸最大的,其推出标志着我国金属3D打印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一技术的成熟为更大规模打印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提升了科研团队对未来的信心。

该科研团队基于该技术平台进行了多轮实验,验证了其在生产大型金属部件方面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众多科研人员辛勤工作,日夜兼程,不断优化调整,有效提高了该技术的性能标准。

向百米级迈进

刘长猛是金属3D打印机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到,20米级别的技术已较为成熟。目前,团队正努力攻克百米级别的技术难题,预计将在年底前有所突破。得益于移动式3D打印机器人的辅助,百米级别的3D打印机预计将在今年9月于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投入使用。这一进展预示着我国金属3D打印技术将实现新的飞跃。

科研团队正加紧推进各项工作。他们在设计环节持续完善细节;在设备部件定制方面,力求达到极致;每个步骤都追求完美,深知这将是载入史册的关键时刻。

新增打印机器人

该款百米级3D打印机将搭载四台先进的移动3D打印机器人。这一配置体现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成果。机器人可按预定程序进行大型产品的增材制造。引入这些机器人后,打印机的打印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显著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研究人员为这些机器人编制了细致入微且精确的软件程序,旨在确保它们在各类作业场景中持续稳定运行,同时确保打印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前期工作推进

该产品已成功跨越了设计等前期环节,目前正专注于设备定制化开发的进程。科研团队与设备供应商维持着紧密的合作,对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实施严格监管,力求达到高标准。设计方案经过多轮专家论证,经过持续的修改与优化,最终确定了最终方案。

团队不懈努力,加班加点,力图使产品早日投放市场,目标是为我国3D打印设备在国内创下新纪录。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持续追求,将推动我国3D打印技术攀登新的高峰。

拓展应用领域

北理工的研究团队正在运用中试设备对“钢板点阵混凝土结构”等新型海洋材料进行应用测试。他们计划在本年度完成50米级浮式平台的下水作业,并开始筹备全球首个千米级海洋能源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这一进展显示出,金属3D打印技术不仅能在陆地领域发挥作用,还将延伸至海洋领域,展现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科研团队希冀通过验证相关应用,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领域提供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进而助力我国海洋事业的长久兴盛。

金属三维打印技术预计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多个行业领域有望发挥核心作用。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同时,请不要忽略对本文的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