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导报对漳州部分老小区电动车充电的杂乱状况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这一系列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芗城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提出的问题,将老旧住宅区电动车充电的难题直接呈现给了公众。今日,记者对芗城区某居委会的职员进行了专访,目的在于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乱象曝光
近期,导报记者对漳州部分地区老旧住宅区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芗城区多个老旧小区存在电动车充电管理无序现象。这些车辆被随意停放在楼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充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记者实地考察发现,部分小区充电桩数量不足,导致居民普遍采用私拉电线的方式充电。研究结果表明,在超过半数的老旧住宅区里,充电桩的安装数量明显不够,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
问题剖析
芗城区街道办工作人员指出,目前存在多个问题。首先,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充电区域不足。这给充电桩的安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其次,资金短缺成为一大难题,老旧小区的公共收益有限,难以承担充电桩的安装和维护费用。此外,居民对电动车充电安全认知不足,对相关法规了解有限,这加剧了充电环节的安全风险。
社区建言
某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针对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难题及安全隐患突出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她建议,漳州应从政府资金投入、居民意识提升和市场化运营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探索缓解“充电焦虑”的创新途径。此外,负责人强调,如将老旧小区充电桩改造项目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工程,将极大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方案制定
负责人建议实施“一区一策”的充电桩建设方案。对于空间受限的小区,应优先推广立体充电棚和智能充电柜等节省空间的设备。同时,相关部门应协调周边区域,增加充电区域,以缓解居民的充电压力。比如,可以与附近的商场、停车场等协商,在非高峰时段为居民提供充电服务。
标准明确
为应对居民对充电设施的需求,相关部门需拟定政策文件。文件内应明确指出“每百户家庭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充电接口”。此外,新建的充电桩必须配备消防及监控设施。同时,还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在住宅区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增强居民对电动车充电安全的了解。
市场模式
针对老旧小区公共收益短缺及维护资金紧张的状况,该社区居委会提出了一项“社区主导、企业负责”的市场化运营策略。该策略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充电桩企业,在价格合理确定后,物业管理仅需提供场地并协助安全管理。此模式不仅有助于减轻资金负担,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充电桩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漳州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问题所提建议,读者们对其实施效果有何看法?如持有不同观点,可在评论区发表意见。此外,还请对本文给予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