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小兽,竟有如此深意  第1张

在中国古建筑之屋脊上,依次排列着脊兽,其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末尾行什似猴。”这些脊兽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古老的传说故事。

骑凤仙人化险为夷的传说

领队之位由骑凤仙人占据。据传,战国时期,齐国的齐缗王战败,被追兵紧逼,走投无路,逃至江边,正面临被追上的危险,忽有巨鸟降临,缗王乘鸟渡江,险象环生得以化解。此举彰显了将骑凤仙人置于首位,旨在祈愿建筑能够化险为夷,实现平安顺畅。观察古代建筑,骑凤仙人仿佛是守护的象征。古建筑历经风雨和时间的洗礼,难免遭遇火灾、地震等险情,正如齐缗王当时的困境,人们将美好的化险为夷愿望寄托于建筑之中。

各地建筑风格不尽相同,然而对平安与吉祥的渴望却是普遍存在的。骑凤仙人的位置既显眼又独特,它象征着人们内心最初的美好愿望。

龙象征帝王携水镇火

骑凤仙人的身后紧随龙形图腾。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帝王的象征,蕴含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它不仅寓意着镇水抑火,还承载着古代建筑防火的重要意义。鉴于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火灾风险极高,古人对其屋面防火极为重视。龙,这一神话生物,被赋予了控制水流和抵御火灾的神奇力量。以北京故宫为例,这座古代皇家宫殿中,龙的图案无处不在。宫殿屋脊上的金色龙脊兽,不仅彰显了皇室的尊贵地位,也寄托了防火的愿景,仿佛龙在屋顶守护着宫殿与皇帝的安全。

在民间建筑中,龙脊兽装饰较为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之严苛。龙脊兽的运用,是皇家建筑独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代表皇后预兆太平

盛位次之,凤凰化身皇后之位,彰显女性尊贵地位,成为无上荣耀的象征。凤凰寓意着国家安宁。在封建王朝时代,皇后位居后宫之巅,掌管后宫事务,其德行与国家安定紧密相连。从建筑艺术的角度审视,凤凰形象优雅华美。在众多宫殿建筑中,凤凰脊兽与龙脊兽相互辉映。尤其在举行盛大仪式的宫殿,龙凤脊兽共同出现,象征着帝后和谐共治。在众多皇后居所的宫殿中,凤凰脊兽成为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这亦体现了古人对凤凰预示太平盛世的坚定信念。

即便今日踏足于古老的建筑群,观赏那些装饰着凤凰和神兽的屋脊,仍能深切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封建时代的宫廷文化气息。

狮子猛仁象征

狮子位居第三的脊兽之列,象征着“猛”与“仁”。在自然领域,狮子以强大与凶猛著称。而在古建筑中,狮子脊兽获得了新的象征意义。一方面,它象征着强大的守护力量,能保护建筑与人们,正如其在自然界中守护领地。另一方面,它代表着“仁”,这种仁爱体现在其包容一切的胸怀中。在众多寺庙建筑中,常可见到狮子脊兽的身影。寺庙是人们心灵寄托之所,人来人往,狮子脊兽似以包容的姿态欢迎着每一位访客。此外,在传统建筑画工塑造狮子脊兽形象时,通常也会着重描绘其“猛”与“仁”的特点,使狮子脊兽的神韵得以生动展现。

这也是传统文化将自然形象雕琢成文化符号的极佳例证。

海马象征忠勇吉祥

海马,作为第四位脊兽,寓意着忠诚、勇敢与吉祥。尽管源自神话传说中的海洋生物,海马却承载了人们对忠诚与勇敢的向往。在沿海地区的古建筑中,海马脊兽较为常见。这些地区的人们以捕鱼为生,常与波涛汹涌的海洋打交道。在航海中,忠诚与勇敢是水手不可或缺的品质,海马脊兽在建筑上象征着这种精神。从建筑美学角度来看,海马造型独特,为建筑增添了神秘的艺术气息。同时,它与海洋文化紧密相连,对研究沿海地区的建筑文化与海洋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价值。

海马脊兽的存续亦映射出不同地区文化对脊兽象征意义的挑选性影响之局部展现。

行什的防雷传说

行什,作为第十个脊兽,因其位列第十而得名。其面容似猴,翼展其身,手持金刚杵,形似雷公或雷震子,置于屋顶以抵御雷击。古代建筑环境易受雷击,尤其在雷电认知有限的年代,人们将防雷希望寄托于此类神话般的脊兽。行什的存在,仿佛赋予建筑神秘力量,抵御雷电灾害。然而,在现存古建筑中,行什脊兽并不常见,尤其在小型古建筑中。但在大型、重要古建筑上,行什脊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引发人们对古代建筑工匠安全防护探索及神话传说对建筑文化影响的遐想。

了解古建筑脊兽文化的人士或许会思考,这些历史悠久的脊兽元素是否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到应用?对此,我们热切期待您的评论、点赞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