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再升级!连云港法院3年审结3488件案件,97.79%服判息诉率如何做到?  第1张

临近第25届“世界知识产权日”,连云港中级人民法院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广泛关注。在会上,法院详尽介绍了过去三年在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调整领域的进展,同时公布了7个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案例。

管辖调整回顾

自2022年5月1日,连云区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被最高法院授权,负责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同时,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承担特定一审及二审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理职责。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审结3488起相关案件。判决生效后,当事人选择停止诉讼并接受裁决的比例高达97.79%。众多案件在基层法院得到了妥善解决。

审判理念更新

张洪宝,市中院三级高级法官,指出全市法院正在对审判观念进行更新。该法院正致力于推动知识产权审判的现代化进程。法院认为,运用法治策略能够提升积极影响,并将知识产权保护视为推动创新的关键措施。法院坚持执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对国内外品牌实施平等保护。此外,法院积极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旨在激发创新和创业的热情。

审判职能延伸

全市法院致力于促进创新驱动型增长,对审判职能进行了拓展。为此,他们颁布了16项政策,旨在加速新型生产力的成长。同时,对地方主导产业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研究,研究涵盖中医传承、电商直播、水晶珠宝及穿戴甲等多个行业,旨在推动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制度机制完善

知识产权审判体系的完善依赖于制度与机制的优化。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普遍实施知识产权案件的“三合一”审判模式,并颁布了关于民事小额诉讼的指导性文件。同时,法院广泛运用行为保全、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等多种保护手段。此外,法院正积极探讨对复杂难解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实施更高级别的管辖。

沟通协作加强

全市法院致力于深化交流与协作,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他们设立了知识产权争议诉讼调解对接机制,以拓宽争议解决渠道。同时,增强了司法与行政保护的协同效率,提升了保护效果。另外,与徐州中级人民法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淮海经济区各中级人民法院携手,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典型案例发布

程晨庭长于市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公开了七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专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程晨庭长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些案例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起到了示范作用,并将对未来的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全市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积极推行严格的司法程序,以增强司法保护力度,并努力构建积极的商业环境。这些措施可能对连云港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创新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敬请关注并参与讨论。同时,欢迎点赞、转发文章,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