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30个“世界读书日”的临近,一场旨在唤醒千年文字、将历史烟云转化为真实场景的文化盛宴——“跟着古籍游陕西”(第一季)大型公益活动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关注。公众纷纷产生疑问,这场跨越时空的古今交流,又将带来哪些令人惊喜的体验?
活动背景
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与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携手,联合全省各市、县图书馆,共同推出了本次活动。该活动旨在推广图书馆资源,继2024年成功举办的“唤醒图书馆里的宝藏”全省图书馆馆藏古籍及珍品短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之后。此次活动名为“跟随古籍探寻陕西”,代表着在古籍活化利用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目的在于增进公众对古籍文化的认知与体验。
活动模式
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考察和专业导览相结合的研学方式。图书馆将馆藏古文献与实际体验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三秦风光的同时,亦能深刻体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模式将古籍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感受,缩短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活动响应
活动一经发布,全省各公共图书馆纷纷作出响应并参与其中。陕西省图书馆紧随其后,依托宋代张礼所著的《游城南记》,精心规划了一条位于西安城南的研学之旅。该路线涵盖了永宁门、兴道巷、中贸街、雁塔寺街、小雁塔以及小雁塔南广场等多个地点,将唐宋时期的遗迹一一串联,使参与者得以亲身体验古都的历史演变。
实地研学
研学之旅中,参与者依循既定路径行走。抵达永宁门这座历史悠久的城门前,眼前仿佛浮现出往昔繁忙的景象;行走于兴道巷,体味着岁月的沉淀;在小雁塔及其周边广场,他们领略古建筑的风采,参照古籍记载,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深刻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研学之乐。
专家陪同
为确保活动品质,每场研学之旅均安排了古籍研究领域的专家和文化向导。专家与向导在历史文化遗产地,依托古籍资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专家们的专业阐释,使参与者对陕西的古籍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这种“移动课堂”模式既生动又富有乐趣。
活动展望
负责人指出,此类活动旨在使古籍摆脱尘封,成为连接古今的纽带。陕西的文化明珠将在新时代更加璀璨夺目。活动启动后,一系列兼具知识与娱乐的研学活动将陆续展开,期待更多人的参与和探索。众人可跟随古籍,踏上一场穿越历史与文化的旅程,体验陕西历史的深邃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你是否同样对这场跨越时代的文化之旅抱有热切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