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超警洪水袭来
4月20日,广西洛清江西河遭受强降雨袭击。洪水水位迅速攀升至0.37米,已超过预设的警戒线。这一现象标志着广西今年首次遭遇超警戒洪水。尽管强降雨引发了洪水,但并未有效减轻干旱状况。洪水突然来袭,进一步加剧了广西的水利困境。
洪水虽未引发严重后果,但超出警戒水位,当地防汛部门承受着显著压力。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对水位动态实施严格监控,并迅速执行应对措施,竭力确保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降雨短缺干旱成型
自2024年11月起,广西地区的平均降水量已下降至110毫米。该区域各市的降水量介于60至300毫米。与去年同期相比,降水量降幅在30%至70%之间。从年初开始,气象干旱情况逐渐显现并持续加剧。在2月至3月期间,得益于自然降雨和人工增雨措施,干旱状况有所缓解。自4月份起,降水量呈现持续减少趋势,这进而使得某些地区的干旱情况愈发严重。
4月21日,气象部门监测结果显示,河池南部、百色中西部及贺州西部等区域的土壤湿度偏低。这些地区所经历的连续干旱已对农业生产及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造成了显著的不利影响。
降雨不均干旱持续
至4月底,广西预计将经历三次降雨及强烈对流天气。然而,降水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某些地区降水量明显不足。气象干旱问题预计将持续存在。这一情况使得抗旱任务变得更加艰巨,并增加了农业产出及居民生活的不确定性。
专家指出,降雨分布不均使得某些地区的干旱状况持续加剧。即便是在干旱程度原本较轻的区域,由于雨水短缺,干旱情况也可能进一步恶化。
应急响应积极展开
4月21日,水利部对广西和陕西两省区实施了干旱防御的Ⅳ级紧急响应。同时,工作组已分别被派遣至这两个区域,以协助抗旱工作。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上午9时的数据,11个市和52个县(区)受到了干旱的影响,约40.5万人受到影响。在这些受影响人群中,有8.3万人正面临饮水不足的紧急状况,亟待援助。
4月19日18时,广西水利厅对旱情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并加强了应对措施。次日,工作组被派往受灾地区,其职责是协助抗旱,确保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的安全。目前,各项应急措施正按计划实施,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害。
全力抗旱保障用水
广西水利部门着力推进水资源合理分配,加快了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部门成功扩大和修复了2.29万亩灌溉面积,同时提升了27.69万亩灌溉条件的品质。在此过程中,各地纷纷响应,田东县参与了这一行动,投入了539台抽水设备,其中1.01万亩用于早稻灌溉,1.40万亩用于玉米保苗。
广西全面整合资源,对抗旱所需的设备和物资进行合理分配,积极探查抗旱水源。采取从山塘、沟渠、河岸取水及钻井等方式进行灌溉。全区储备了189万公斤救灾和备荒种子,确保了改种和补种所需的种子供应充足。
资金支持应对灾害
面对干旱的挑战,相关部门已投入资金超8200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人工增雨作业和抗旱设备的采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的协调下,水利和消防救援部门共同行动,成功运送了3476吨水。此举有效缓解了居民短期内的用水紧张状况。
广西财政厅已分配17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协助8个市的36个县(区)进行抗旱作业。该资金及相应措施,有效保障了抗旱救灾工作,同时也显现了社会各界对抗旱工作的极大关注。
广西正面临干旱与洪涝的双重挑战。对此复杂状况,有哪些更为高效的应对措施?我们急切盼望您提供专业的观点和讨论。同时,也请您对本文给予点赞,并积极推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