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英县应急管理局积极推广“蜀安·焊”安全管理平台,旨在增强电气焊作业的风险防控。借助科技力量,该局着力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此举在区域内企业中得到快速实施,成效正逐步凸显。
平台推广背景
焊接作业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由于操作不当等因素,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故风险较高。大英县企业林立,涉及动火作业的情况频繁,因此对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需求迫切。基于这一需求,名为“蜀安·焊”的安全管理平台适时推出,旨在为动火作业的安全监管提供坚实的保障。
大英县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士指出,传统管理方式面临监管困难和信息更新缓慢的挑战。然而,“蜀安·焊”这一平台能够实现对作业状况的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以四川万勃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油气设备安装作业为例,此类作业必须借助该平台进行申报。
企业申报情况
自“蜀安·焊”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大英县众多企业纷纷作出积极响应。据数据统计,已有超过90家企业在该系统完成了动火作业的报备工作,累计报备的动火作业点超过300个。企业普遍认识到该平台在确保作业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主动学习相关申报流程。
四川万勃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员工在指导人员的辅导下,认识到申报流程对于规范动火操作及确保作业安全的重要性。企业高层表示,未来将严格遵守规定,通过指定平台进行申报,确保每一次作业均达到安全要求。
部门核验监管
监管部门利用“蜀安·查”软件对申报资料进行实时核查,依据地域核实原则执行任务。若发现作业未申报或防护措施不符合标准,将立即发出停工整改的命令。此举形成了“申报、核查、监管”的严格闭环管理机制。
至目前,共审查了375项动火作业资料,有效确保了作业流程的合规性。该机制提升了安全监管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在大英经开区,监管人员在审核动火作业申请时,会对作业人员的资质、消防设备以及监护人员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平台推广措施
大英县各层级、各部门共同采取措施,旨在提高平台的使用率和用户操作水平。首先,他们深入企业进行推广,工作人员亲自走访,向企业介绍平台的优势和操作技巧;其次,他们组织了专门的培训活动,对平台的使用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培训企业安全管理者和相关作业人员超过300人次。培训期间,参与者可现场提问及进行实操,熟悉申报等技能。同时,相关部门持续更新人员与设备调查信息。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电气焊作业人员496名,设备257台。
监管转变成果
“蜀安·焊”平台的应用推动了动火作业安全监管的显著变革。以往,监管人员难以实时了解作业状况,而现在,他们能够通过该平台随时查阅作业相关资讯,实现了从信息不透明到透明化的转变。
事故发生后,过去常进行事后调查处理,而现在则通过事前和事中的预警机制,预先消除风险和隐患,实现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警的转变。同时,监管方式也从被动应对企业的违规行为转变为主动防控,提前参与到作业管理中,以此保障作业安全。
未来规划展望
大英县应急局未来将继续增强宣传推广的强度。他们不仅会沿用现有的宣传和培训手段,还计划开辟新的新媒体宣传途径,提升公众对平台的认知。此外,该局还将全面协调整治和管控的全过程,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对监管流程进行深入细化,确保各相关部门在安全管理上的责任清晰。此外,强化与企业的交流合作,迅速响应并解决企业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难题,致力于实现“蜀安·焊”平台的有效应用。关于“蜀安·焊”平台,在其他区域是否具备推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