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现状
截至21日9时,广西南宁、柳州等11个市的52个县(区)遭受干旱灾害。受此影响,人数高达40.5万。其中,约8.3万人因缺水急需援助,目前仍有4.9万人面临饮水困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7日,广西气象干旱覆盖面达到97.5%,特旱区域占比68.7%,多地受灾情况严重。
广西当前正面临旱情,此状况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农业种植,并增加了森林火灾的风险。多个县城的城镇供水安全面临威胁。与去年同期相比,广西多数河流的流量普遍下降了30%至50%,特别是百色、崇左等地区,出现了轻度至中度的水文干旱。
应急响应
广西水利厅对当前严重的旱情作出响应,于4月19日18时启动了三级旱灾应急响应机制。紧接着,次日,该厅派出工作组前往南宁、钦州等受旱地区,深入基层一线,对抗旱保供、人饮及灌溉用水安全进行细致指导。此举旨在确保民众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面对干旱状况,广西的水利部门迅速调配了水资源。该部门积极促进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目前,新增和修复的灌溉面积累计达2.29万亩,27.69万亩的灌溉条件得到改善,从而有效缓解了农业用水负担。
资金支持
广西财政厅快速作出反应,已向柳州、河池等八个市的36个县区调拨1750万元抗旱资金。这笔资金用于帮助受干旱影响的地区,旨在提供经济援助,并解决水源开发与调水等关键问题,以有效应对局部干旱灾害。
资金投入后,受灾地区提升了水源开发、水利设施修复和生活用水调配的强度。这一措施有效保障了民众饮水和农业灌溉需求。该行动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
气象与水文情况
自2024年11月份起,广西的月均降雨量降至110.0毫米,较同期往年减少了约七成,创下自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少降水量。自3月11日起,河流的来水量较历年平均值减少了约两成。至4月上旬,用于灌溉和供水的水库储水量明显减少。此外,在部分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时,其储水量也受到了影响。
4月11日,21座水库主要用于灌溉,较往年同期,其蓄水量减少了约三成。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减少幅度同样接近三成。目前,这些水库的有效蓄水量仅为6.4亿立方米。在桂江上游,3座水库的总蓄水量同比也减少了约三成,水文干旱状况略高于往年同期。
旱情影响
此次干旱灾害显著影响了人与牲畜的饮用水安全,尤其在桂西北和桂中地区,饮水困难的风险明显上升。众多村庄被迫依赖拉水来满足居民日常用水需求,这一现象给民众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农业领域遭遇重创,多地农田因水资源不足导致播种和灌溉推迟,作物生长状况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粮食产量减少。同时,森林火灾风险加剧,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未来趋势
截至4月底,广西的降雨主要发生在桂东北。而在其他地区,旱情区域降雨并不显著,气象干旱情况预计将加剧。居民面临饮用水短缺的困境,状况持续恶化。未来抗旱工作将面临重大挑战。
面对可能加剧的干旱情况,相关各方需加强合作,增加抗旱资源的投入力度和工作效率,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和牲畜的饮水安全以及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在干旱形势严峻之际,探讨哪些额外的抗旱措施可能更具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