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名9岁儿童小乐(化名)在春游结束后遭遇了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随后不幸发生了过敏性休克。这一事件引起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尽管春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但过敏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春游之乐
清明时节,小乐及其家人享受着愉快的户外探险。他们漫步于山间,穿梭于树林,采集着野花,共同度过了一段愉悦的时光。然而,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并未察觉到危险正悄无声息地逼近。这份快乐转瞬即逝,这次旅行竟成了小乐噩梦的开始。
过敏初现
小乐妈妈回家后,察觉到孩子脸上出现了风疹块。她立刻带孩子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孩子患有皮肤过敏,并接受了相应的药物治疗。家人原本期待用药后病情能有所改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基础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一场更为严峻的危机正在逐渐逼近。
病情恶化
次日,小乐身上涌现出大面积的皮疹,病情迅速恶化。当地医疗机构建议其转至大型医院接受更深入的检查。家长焦虑万分,立即将小乐送往另一家医院,并进行了血液检测。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小乐的不适感加剧,面色愈发不佳,家长不愿再等待,迅速将他带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滩院区儿科就诊。
紧急入院
接诊后,门诊医生观察到小乐皮肤出现明显皮疹,且精神状态不佳,软绵绵的。医生立即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迅速与小乐的病房取得联系,将其紧急收入院。在入院评估过程中,医生发现小乐的血压异常偏低,同时伴有精神不振、呼吸急促等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医生初步判断小乐可能出现了过敏性休克。面对这一危急情况,一场与死神争夺时间的赛跑随即展开。
成功脱险
李志飞主任医师领导下的儿科团队迅速启动了休克抢救流程。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紧张有序地开展治疗工作。经过连续的紧急救治,患者小乐转危为安。目前,他的病情已趋于稳定,预计不久后便可出院。此次救治的成功,不仅让患者家属感到宽慰,也充分展现了医疗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高效执行力。
防患未然
李志飞主任医师指出,春季过敏原数量上升,户外游玩时,柳絮和花粉等物质可能诱发儿童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儿童及其家长需掌握过敏性休克的警示信号,例如全身性风团和面部水肿等。此外,医生建议春季外出时采取预防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和戴帽子,并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掌握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挽救儿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