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常德病区在专业领域取得显著创新。在该院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和执行主任陈芳田的指导下,运用关节镜技术,成功治愈了一名左足跟痛顽疾患者。这一成果标志着该院骨科在关节微创治疗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该技术为跟痛症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传统跟腱疾病治疗往往涉及较大伤害和较长的恢复时间。湘雅常德医院骨科领域在关节镜技术的应用上取得了持续的发展。

中南湘雅常德病区关节镜技术攻克十年顽疾,骨科微创再破新高?  第1张

患者情况

常德市民刘阿姨,她的左脚跟疼痛状况已持续了数年。自十年前开始,刘阿姨的行走变得极为困难,行走时间稍长,疼痛便会加剧,并伴有刺痛,这对她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刘阿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但均未显示出明显的疗效。

刘阿姨因病情需要,赴常德病区骨科门诊就诊。王拓副主任医师对其病史进行了细致询问,并对她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同时,王医生依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出刘阿姨患有左侧足跟痛、足跟骨刺和足底筋膜炎。具体而言,这一病症表现为脚底板区域的长骨刺。

手术决策

王拓副主任医师与刘阿姨及其亲属展开了细致的沟通,目标在于减轻她的足跟疼痛。在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骨科关节团队决定对刘阿姨实施左侧足跟骨刺的关节镜下微创切除手术,同时进行跖底筋膜的松解治疗。

中南湘雅常德病区关节镜技术攻克十年顽疾,骨科微创再破新高?  第2张

该方案根据刘阿姨的病情特征制定。手术中,切除跟骨骨刺和松解跖底筋膜是治疗慢性跟痛的关键。关节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精确度和效率。

手术过程

王拓副主任医师主导了本次手术,唐初主治医师担任一助。手术仅在对左足内侧进行了两个0.5厘米的微创切口。通过关节镜技术,医生们成功到达了病变区域。在关节镜的实时监视下,他们成功移除了骨刺,并对受损的跖底筋膜进行了精准的松解。

手术进行流畅,用时未满一小时。关节镜技术的运用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并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效。

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刘阿姨术后次日便实现了独立站立和行走。目前,她的手术切口已顺利愈合,疼痛症状已完全消失,行走时无任何不适,日常生活已恢复正常。

中南湘雅常德病区关节镜技术攻克十年顽疾,骨科微创再破新高?  第3张

刘阿姨对治疗效果表示高度满意。她指出,长期困扰她的不适感已有所缓解。关节镜技术的显著优势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微创、快速恢复的特性让她迅速回归了日常生活。

跟痛症现状

王拓副主任医师提到,跟痛症在老年及中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数据表明,每十人中大约有一人可能经历足跟痛的折磨。在骨科医生的日常接诊中,跟痛症患者所占比例约为1%。此病症主要由跟骨骨刺和跖底筋膜炎引起,约有一半的跟痛症患者存在跟骨骨刺问题。

多数患者在保守治疗下,其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大约十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为难以治愈的跟痛症。以往,通过手术切除跟骨骨刺的方法创伤较大,且恢复期较长。然而,目前关节镜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切除骨刺,同时精确松解跖底筋膜。至于关节镜技术是否将取代传统手术成为跟痛症治疗的主流,医学界对此持有不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