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记者对山东淄博张店区的华光国瓷骨质瓷分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该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作,环境清洁无污染。这一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成果显著,主要得益于张店区生态环境部门的鼎力支持,企业也因此享受到了绿色发展的诸多益处。
环保评级政策
环保绩效评级制度,作为一项针对重污染天气及行业绿色转型的差异化监管手段,已正式推行。依据不同行业的特性,评级体系分为A、B、C、D等多个等级。此评级体系体现了企业的环保治理水平,高级别意味着企业在环保方面处于行业前沿,并在生产等环节拥有更多优势。目前,该制度已在淄博地区落地实施,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企业初始顾虑
华光国瓷骨质瓷分公司对环保升级改造保持谨慎,经理张京浩表达了对投入大量资金却效果不显著的担忧。单次投入数百万元进行全面改造,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尽管如此,传统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升级改造成为必要之举。但企业正面临不采取行动则不行,采取行动又担忧的两难选择。
部门精准帮扶
张店区生态环境部门为回应企业关切,派出了专业团队深入生产现场。该团队对企业在现场管理及废气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据此制定了针对性的技术改造方案。比如,在烟气处理阶段,提出了增设尿素脱硝装置和氨逃逸检测器的建议。同时,针对车辆排放问题,建议企业安装智能门禁系统,以提升排放控制的精确性并促进政府与企业间的协同监管。
高标规范管理
环保领域的卓越标准相当严格。华光国瓷骨质瓷分公司环保负责人徐东兴透露,公司对可能影响环境的每个环节均执行了严格监管措施。球石储存区已做到完全封闭,并依据最高标准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去年五月,依据专家的建议,公司投资近二十万元对原料车间进行了除尘系统的升级。此举使得车间环境达到了无尘标准,同时实现了粉尘的再次利用。
成本效益转化
核算结果显示,企业新购设备虽然首期投入较大,却能有效降低能耗达15%。从长期视角分析,这一投入更具经济效益,且与环保方针一致。随着环保性能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增强,生产成本亦相应降低。此转变推动企业从单纯关注短期成本转向寻求长远效益的转变。
收获绿色红利
华光国瓷骨质瓷分公司完成了从节俭到主动投资的转变。自本年度开始,公司订单接连不断,预计全年产值可达到1.2亿元。环保方面的投入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环保形象,同时也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为该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绿色收益。
您是否认同其他企业也应效法华光国瓷,积极引入环保技术革新?我们期待您的见解,欢迎您留下评论。同时,也请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