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载造林成效斐然
自1979年全国植树节设立至今,我市坚持了四十多年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原则。在这期间,全市城乡齐心协力,广泛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林地面积显著扩大,从130万亩增加至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从7.8%上升至33.8%,林草覆盖率更是高达46.07%。我市取得的显著成绩,使其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中心城区绿化质的飞跃
中心城区绿化效果显著提升。绿化面积由过去的5%增至72%,总面积达12.3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至16.58平方米。这一举措初步构建了生态大背景和城市绿色生态圈,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生态质量。
今年聚焦目标积极作为
本年度,全市积极追求“三区一城市”的规划目标。以林长制为抓手,借助“三北”国家重点林草项目,将全民植树活动作为核心策略。全力推进“万村万树绿满陇原”计划,引进“蚂蚁森林”模式,为城市生态环境注入新活力,同时通过多渠道推动生态的绿色持续发展。
打赢攻坚战规划详实
为达成黄河“几字弯”区域的战略目标,保障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本年度重点在于实现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该任务覆盖面积达69.8万亩。同时,计划义务植树660万株。另外,将设立40个示范项目,涉及植树造林与山区治理等多个方面。此举旨在加快绿化面积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努力打造更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
区县落实行动有亮点
崆峒区正努力塑造崆峒的美丽形象。在春季,该区特别强调了平凉机场周边、平华一级公路沿线以及安国镇义务植树基地等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新增造林面积7528亩。目前,市、区各级单位正积极进行春季造林活动,力促中心城区山体绿化,加强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创新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我市不断多样化义务植树活动方式,普及“互联网+”背景下的全民植树活动,以方便公众履行植树责任。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市致力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保护及系统管理,推行科学造林及树种合理配置,并加强科技支撑。同时,我市还促进林下经济与林业旅游的深度融合,推动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罗小平,市林草局负责人,强调将推行林长制度,旨在强化对林草资源的保护,并保障植树造林成果的持久稳定。
我市在生态建设方面,哪些领域有望取得更为明显的进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