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泽州丹河新城半程马拉松的顺利进行与安全,近期组织了一场急救知识及技能的专项培训。在此次培训中,250余名志愿者系统掌握了急救方法,为赛事的医疗保障做好了充分准备。
培训目的明确
2025年4月12日,泽州县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一项由泽州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承办的培训。随着泽州丹河新城2025半程马拉松的临近,参赛者人数持续上升。活动旨在提升志愿者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能力,特别强化了急救技能的培训,并努力打造一个全方位的赛事急救安全网络。
联合授课专业
晋城市与泽州县红十字会共同负责了本次培训的策划与实施。这种协作方式有效确保了培训内容的权威性与专业性。红会凭借其在急救教育领域的深厚积累、完善的课程设置和一支高水平的讲师团队,致力于使志愿者全面掌握实用且高效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内容全面细致
在培训过程中,讲师运用实例对心脏骤停、运动中暑等紧急状况进行了详尽剖析。讲师还详尽阐述了识别及处理这些紧急状况的关键步骤。同时,讲师对AED的操作方法进行了重点讲解,从设备取出至电极片粘贴,再到具体操作流程,每个步骤都进行了细致讲解。本次培训使志愿者对如何快速有效地使用救援工具有了明确的理解。
模拟演练扎实
培训内容不仅涵盖理论教育,而且融入了丰富的实践操作。志愿者被分入小组,通过模拟操作来增强技能,比如使用人体模型进行心肺复苏等训练。在讲师的精心指导下,他们不断重复练习关键动作,力求动作标准与技能熟练。众多志愿者反馈,经过这种训练,他们在竞赛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信心有了明显增强。
守护意义重大
泽州县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关关指出,马拉松赛事路线漫长,参与者众多,故而快速救援对于提升生存几率极为关键。经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将扮演“流动急救站”的角色,在医疗队伍到来之前,为参赛者提供紧急医疗援助,这对确保赛事安全至关重要。
赛事保障升级
活动日,志愿者将负责赛道关键点的任务,与医疗人员协同作业,形成全面且高效的紧急救援体系。赛事的起点、终点及沿途将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配备清晰标识。这些细致措施显著提升了赛事的急救能力,有力地保障了参赛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