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空气来袭

4月11日至13日,我省受到强寒流侵袭。10日,我省已接连发布寒潮、霜冻和大风警报。11日11时18分,大风警报升级为黄色级别。此次寒流导致沙尘、强风、寒潮及霜冻等恶劣天气,对我省造成了显著影响。

此次强冷空气引发的风力影响持续时长较长,覆盖区域广泛,风力强度明显,灾害风险也随之上升。这一现象已成为我省今年遭遇的最强烈大风事件。对此,迫切需要各方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防御措施。

大风成因揭秘

春季为大气环流调整的关键时段,此时冷暖气流频繁相遇并发生剧烈冲突,造成气压出现显著波动,从而为强风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在此轮天气过程中,冷空气明显占据上风,冷暖气流在地面展开激烈较量,导致气压梯度大幅提升。随着强冷空气的深入,其动量向下传递,进一步增强了地面风力的猛烈程度。

蒙古气旋的作用下,沙源地具备了适宜的扬沙条件。西北气流的助力使得沙尘被携带至本省,随后导致了扬沙或浮尘天气的产生。

风力强度情况

此次强风事件中,11日和12日午后的风速显著增强。在北中部山区,风速普遍在6至7级之间。而在个别区域,瞬时风速更是达到了9至10级。尤其是北部山区,局部地区的阵风风速甚至超过了11级。与历史记录相比,此次的风力强度显得格外显著。

自自动气象观测记录开始以来,大约已有20年历史。在这期间,仅有左权、沁水、晋城、蒲县四个观测站在4月份遭遇过11级强风。而在西北和东西两侧山区,风力峰值甚至达到了10级。然而,此次预报显示,北中部多数地区以及南部山区将面临9级以上的阵风。多地风力或将创下近20年来的新高。

历史数据对比

刘月丽,作为省气候中心的高级工程师,指出太原观象台于1968年4月4日、大同平城在1972年4月14日、运城盐湖在1994年4月8日等地均记录了极端风速现象。预测表明,大同的风速可能达到或超越该地4月份的最高风速历史值。1983年4月28日,据相关资料记载,该月某日遭遇了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大风天气。当天,全国共有101个气象监测站点记录并报告了此天气现象。

四月,我省遭遇了普遍的猛烈风暴,这一现象在省历史上极为不常见。与历史数据相较,这种风暴的频繁出现,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狭管效应影响

风力普遍较强时,狭管效应会加剧,导致阵风更加剧烈。在高层建筑密集、峡谷山谷或城市开阔地带高楼林立且风障不足的区域,常出现强烈的局部阵风。此类阵风显著提升了强风的破坏程度。

赵建峰指出,狭管效应引发的风力对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及公共安全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该效应可能引发建筑物损坏、广告牌及设施倒塌、树木倾倒等众多安全隐患。

今春大风为何如此频繁?强冷空气来袭,警惕最强风力  第1张

应对防范建议

在恶劣天气中,公众应尽量减少参与风力较强的户外活动。若外出活动无法避免,务必小心绕行高楼周边、广告牌下等可能存在风险的地点。此外,要确保住宅及公共设施的安全,检查门窗是否已严密关闭,室外物品是否已稳固固定。

我省即将面临强寒潮侵袭,气温预计将显著下降,地面温度可能降至零度以下,进而引发霜冻现象。相关部门需采取措施减轻农业损失。公众在此次极端天气中的体验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遭遇。此外,请点赞并转发此信息,以便更多人获取最新的天气资讯。

今春大风为何如此频繁?强冷空气来袭,警惕最强风力  第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