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宣恩县东门关区域正在稳步推进多项重要工程,涉及城乡供水和健康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的总投入已突破数亿元大关,预计将对该地区产生显著且长远的效应。
饮水项目投资巨大
宣恩县为了增强城乡饮用水安全,开展了东门关片区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超过一亿元。该工程以狮子关水库作为水源,新建了浮船式提水泵站,并利用三级泵站将水提升至东门关村界直岭区域。工程完成后,东门关界直岭水厂规模宏大,每小时取水量可达1650立方米。这一设施足以满足宣恩城区及附近15万居民的用水需求。此外,该区域开发得到了持续稳定的水资源保障。
东门关村景观资源丰富
东门关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作为“巴盐古道”的重要节点而闻名。该地自然资源充沛,海拔大约1100米,森林覆盖面积达到79.3%。夏季气候宜人,众多著名景点吸引了游客。这些景点中,有历史悠久的“九子抱母”古银杏树,有位于高山草甸的土鱼河,还有宣恩八景之一的“东关飞瀑”。这些地方成为了游客夏季避暑的热门选择。
探索乡村康养模式
近期,东门关村着力推广“硒养+”乡村康养模式,投资规模已超过3800万元。该模式已建成“硒养+”乡村康养旅游观光带。观光带内汇集了蒙板花海、水上餐厅、休闲民宿、地质庄园等多处景点。游客在此可尽情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感受山野风情,为乡村旅游注入新的生机。
工作专班护航项目
宣恩县致力于加快东门关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的进度,特设了一个由县级行政官员牵头的专项小组。该小组定期对项目实施中的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和克服,保证项目依照既定方案平稳推进。宣恩县秉持着资源与项目进展同步调整、服务紧密贴合项目需求的理念,不断努力提升度假区的设施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宣恩县正致力于推动东门关康养旅游项目的进展,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予以增强。该县已投入2000万元,用于东土线的改造工程,旨在将其转变为一条特色乡村旅游道路。此外,计划增设13处景观景点,并栽种超过1000株的“赤焰红枫”。县财政已拨付1.5亿元,目标在于提升东门关片区的饮水安全保障。此外,该方案涵盖了农村道路的10.5公里路段的改造与扩建。另外,计划着手开发高山民宿等创新型项目。
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宣恩县致力于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业,旅游项目显著展现了地方文化风貌,塑造了“仙山贡水·浪漫宣恩”的文旅品牌形象。此外,该县推行了“一城两关”的旅游发展战略。东门关康养度假区占地42平方公里,规划了12个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额将超过2亿元人民币。该区域实行“一心一核两环四区”的规划结构,全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丰富“四区”的建设内容,促进周边地区的进步,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旅游品质的全面提升。
各位读者,针对宣恩县东门关区域的建设计划,您对其促进旅游业的效应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分享。